湖北省三甲医院某医生曝光药品回扣内幕:一种药品从出厂价到患者手中翻10倍很正常,不少临床医生月收入万把元,药品回扣占了收入一半。
一支依诺沙星,出厂价3元左右,为招标打通行政部门会达到4元左右,招标价30元,然后医院加价后卖到38.1元,给科主任每支15元。
药商剩下15元,去掉成本4到5元及打通医院领导,药商每支药的纯利润在7到8元左右。这听起来,怎么也像是天方夜谭。然而在湖北发生的这一内幕告诉我们,这一切原本很正常。
“看病贵”,是压在人们头上的一座大山;“命要钱买”,是千百万患者凄苦的悲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演绎了多少家庭的悲惨故事。为了落实中共十七大提出的“病有所医”的美好愿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看病贵、看病难”,历时三年,组稿十番,民意数万,一份人民基本能接受的新医改方案终于亮相。而能否阻止药价翻10倍,这将考验新医改的成败。
解决看病难有两个因素,一是有钱看病,二是钱够看病。“有钱看病”,展开两层意思,一是要全民医保,医院的医疗服务要有医保来买单;二是要大幅度提高国民收入,提高国民收入在社会分配中的比重,藏富于民,要让百姓有钱来购买医保中的个人份额。“钱够看病”,展开有三层意思,一是医保承担的份额要足够大,足够购买一般的医疗服务,二是重特大病种医保中国家承担的比例要大,三是医疗成本要挤水分,药价要降下来。
很难想象,在“药价翻十倍很正常”的情势下,怎么能够让医疗服务的价格降下来?怎么能够让医保能够承担得起?又怎么能够让“看病贵”得到解决?新医改蓝图能否成为现实,因素很多,但药价能否降下来绝对是个很重要的因素。如何减少药品流通环节,如何清除药品流通过程的腐败,新医改方案没有灵丹妙药,需要国家有关部门的尽职和智慧。
简单的药品招标没能遏止“药价翻十倍”;简单的医药分家能否有效果还需要实践检验;国家增加医保报销药品目录,只是改良性质,未必能治本。怎样让200万医药代表成为药品流通过程的多余环节,怎样激励医生竞相使用对症有效的低价药,怎样让老百姓了解各家医院治疗同种疾病的平均价格,怎样让医药分家后医院和药店没有利益瓜葛,怎样让百姓比较哪些医生能使用更低廉的代价为患者治好病,这些都需要行政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