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动内需的宏观政策又打出一记重拳。随着新医改方案的正式公布,制药、医疗器械、医药流通等相关企业闻风而动,准备大干一场。
新医改方案提出了庞大的投入计划,预计催生上万亿元的商机。该方案明确提出,未来3年内,中央将重点支持2000所左右县级医院(含中医院)建设,2009年,全面完成中央规划支持的2.9万所乡镇卫生院建设任务,再支持改扩建500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3年内新建、改造3700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1万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各级政府预计投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资金将高达8500亿元。
医药产业
长城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王茜对记者分析指出,若其中3000亿元用于药品及医疗器械采购,则相当于行业整体销售收入的3年复合增长率为12.47%;如果4000亿元用于药品及器械,相当于行业3年销售收入增长16.06%。
王茜指出,新医改政策在医疗保障和医院投入方面均有超过预期之处,大力度的财政支持对于整个产业链都将构成利好。“我们看好大病重病用药和进入医保目录普药未来的增长空间,并看好流通行业。”
此外,由于此次提出的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将多种中药或者中成药纳入其中,因此,王茜认为,这也将会大大促进中药企业的发展。
“对于生产基础医疗器械的企业来说,这是一个重大利好。”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祖幼冬指出,该公司过去的重心在外销市场,而今年第一季度内销市场增长了80%,内销市场占目前公司销售份额的4成,预计将来比例会有更大的增长。
“有什么别有病”——一句老话折射出一直以来压在中国人身上的医疗负担的沉重。
观察人士指出,说新医改方案拉动内需,一方面是指原来有病不敢看、看不起的状况将会有所改善,满足被压抑的一部分医疗需求,从而客观上有拉动内需的作用;另外一方面是指,政府通过大幅增加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会直接带动经济增长;最重要的还有一点是,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之后,减少了后顾之忧的百姓会增加当前消费的欲望。
“我退休工资1500元,可一个月的医药费就要几百元,也报销不了多少,一年下来,多数钱都花在吃药上了。”家住北京通州的王凤荣老人告诉记者,自己除了最基本的吃饭穿衣就没有什么其他消费了。而据记者了解,像王奶奶这样的老人,并不在少数。
可以让王凤荣们高兴的是,新医改方案针对这个问题也提出了解决方案,方案提出,将逐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2010年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将从目前的每人每年80元提高至每人每年120元,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也将逐步提高。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认为,到2010年,在医保覆盖面基本到位的情况下,提高补助水平是确保医疗行业发展速度的最确实因素之一,将有效抵消经济下滑带来的收入增速减慢的影响。而从更高的层面看,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消除百姓的后顾之忧,从而为促进内需、防止经济下滑作出巨大贡献。(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