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逐渐升温,南方药店的凉茶生意也开始回暖。凉茶以中草药为基础,绿色健康的特点十分符合现代人的消费特点,老百姓的喜爱度很高。一些药店似乎也看到了这一商机,纷纷在药店的角落开起了凉茶铺。药店的经营有相当一部分是靠人气来带动,凉茶铺一开,买凉茶的人增多,自然会有更多的顾客上门买药。
不过,笔者近日风闻有药店将开在药店之内的凉茶档转租,以牟取利益。为此,笔者暗访了广州多家药店,发现凉茶档充其量只是在药店的某个小角落设置的一个小档口而已。通常都是在门口显眼的地方摆一个铜葫芦,旁边再放几个装凉茶的铜壶,外面几个牌子写着凉茶的名称,如此便俨然成为了药店一个独立的经营项目。据知情人士透露,如要租用一处地段好的药店凉茶档,费用大概每月4000元左右,不过生意还算不错。按每杯凉茶1~2元的售价估计,夏天天气炎热的时候,每天有近1000元的营业额。
生意好做,药店为何又要将盈利的凉茶档转租呢?笔者调查发现,由于平时药店人手有限,煮凉茶要花费一定人力、物力,所以有些药店宁愿将凉茶档转租,这样既可以获取额外的收入,又不会影响药店的正常营业。并且,在药店内转租凉茶档具有隐蔽性,一般不会有监管部门过问,更不需要办理相关转移手续,只要提供药店的场地即可。另一方面,由于天气原因,一般药店的凉茶生意只在夏天的时候才有人承租,不能算作持续性收益,加之一些凉茶档的原料必须在药店内购买,这无形中给药店增加了营业额。还有许多顾客饮用完凉茶之后,也会顺便在药店内买一些凉茶原料,回家自己煮。面对如此多的利好条件,某些药店当然更乐意将凉茶档转租,而自己乐享其成。
当然,出租凉茶档的药店只是少数,而且多为单体药店。某种意义上讲,所谓的凉茶档转租其实是变相的超范围经营。《药品管理法》明令禁止药品经营企业为其他无证单位或个人提供药品经营场地、资质证明以及票据等条件,以使挂靠经营者得以从事药品经营活动。而药店凉茶铺的转租行为,实际上已超出了《药品经营许可证》规定的经营方式、经营范围。
许多药店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种违规经营的严重后果,试想,如果药店卖出的凉茶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饮用后出现了不良反应,这些后果由谁来负责呢?毫无疑问,当然是转租凉茶铺的药店来承担一切后果。虽然是因为转租凉茶档的经营出现质量问题,但是这种转租关系本身就是不合法的,因此药店难辞其咎。另外,药店不但要承担因凉茶质量问题带来的后果,还要因为违规经营而受到处罚,甚至面临被吊销经营许可证的危险,可谓得不偿失。
其实,要增加药店收入方法很多,与区区几千元的转租凉茶档的收益相比,各位药店经营者还需慎重衡量其利弊,切莫因小失大。凉茶铺也是药店盈利的一大利器,只要善加利用便可为药店带来更多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