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选择颜色厚度均匀的仿瓷餐具
有毒仿瓷餐具的事情被曝光后,国家在市场上开始了对这类餐具的严格检查。不过这之后,一些有毒仿瓷餐具开始掩盖真实身份,变身“置物盘”堂而皇之地在市场上继续销售。因为消费者很难区分二者的区别,往往会购买这种以有毒原料制成的"置物盘"。
在市场上五颜六色的仿瓷(密胺)餐具中,有很多生产企业违规使用了能够释放出甲醛等致癌物质的原辅料脲醛树脂——这一业内公开的秘密并没有因去年底媒体的曝光而被禁止。近日,记者在接到举报线索后调查发现,一些有毒仿瓷餐具开始掩盖真实身份,变身“置物盘”堂而皇之地在市场上继续销售。
市场发现:“置物盘”促销
记者4月19日在家乐福国展店餐具区域的“特价商品区”发现,在标称“五和8元密胺品”、“五和5元密胺品”的货架上,除了极少数深圳五和公司生产的产品在标签上注明“密胺产品”外,绝大多数产品标注的厂家是“浙江省台州市希尔家庭用品有限公司”。
这些由希尔公司生产的产品底部标签均显示:商品名称:置物盘;材质:UF+正表面MF(密胺),并以一行很小的字标明注意事项:“常温下使用,勿当餐具”。“置物盘”里贴着的宣传图片是用该产品盛放着的青苹果,图片下有一行大字:“弧形果盘”。
去年底,因使用脲醛树脂加工仿瓷餐具而被媒体曝光的企业中,就有浙江省台州市希尔家庭用品有限公司。
专家质疑:有误导消费者之嫌
最先揭露有毒仿瓷餐具问题的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正规仿瓷(密胺)餐具使用的原料是安全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而一些有毒仿瓷餐具使用的原料是国家禁止用于食品用包装容器的脲醛树脂,“"UF"指的就是这种脲醛树脂,商家在标签上使用"UF"这种专业术语代替"脲醛树脂",并将其摆放在密胺餐具的货架上,以并不醒目的小字标注"常温下使用、勿当餐具"、"非食品用"等信息,以醒目的果盘图片及文字做宣传,显然有误导消费者之嫌。”董金狮称,“因为消费者很难区分二者的区别,往往会把这种以有毒原料制成的"置物盘"当做密胺餐具购买,并用于盛装食物。”
小窍门:如何挑选仿瓷餐具
消费者在购买仿瓷餐具时,首选贴有QS标识与编号的仿瓷餐具,尽量不要购买贴有“置物盘”标识的仿瓷餐具;其次,选购时要看器具是否有明显变形、色差、表面是否光滑、底部有否不平、贴花图案是否清晰、有否起皱及气泡,有颜色的餐具用一张白色餐巾纸来回擦擦看是否有褪色现象;再次,购买时应向经销商索要票证,如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便于追溯。
市场发现:标签下另有标签
记者发现,在这些由希尔公司生产的产品底部标签下,还隐藏着另一张被覆盖住的标签。揭去上面一层标签,呈现出的是另外一个产品名称为“八元密胺品”的产品说明。与上层标签注明的“执行标准:Q/HXE1”不同,被覆盖的标签上注明“执行标准:QB1999-1994;生产日期:2008年5月21日。”
据了解,Q/HXE1为企业标准,QB1999-1994为国家标准。记者从有关渠道获得的希尔公司在当地质监部门备案的Q/HXE1企业标准显示,其备案日期为2008年12月8日,公告日期是2009年1月。问题是,2008年5月生产的产品,怎么可能提前执行还未出炉的企业标准?
>>专家质疑挂羊头卖狗肉涉嫌欺诈
董金狮向记者出示了他于去年底购买的希尔公司同类型产品,其产品标签内容与前文提及的被覆盖标签内容相同,“"置物盘"加贴的新标签肯定是市场流通渠道为掩盖"挂羊头卖狗肉"的真相加贴上去的”。董金狮表示,部分仿瓷餐具甲醛超标问题最早曝光于2008年11月初,可能是违规企业在事发后紧急到相关部门备案登记,并更换了产品标签。
据了解,希尔公司去年底被曝光后,公司高层曾叫屈,称不会做违规的事来害自己的工厂。“如果真的是受了委屈,为什么同一批产品却前后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身份?”董金狮认为,希尔公司此举涉嫌欺诈消费者。
批发市场遮藏起来销售
20日,记者在岳各庄批发市场发现,一些销售餐具商户的货架上只有很少种类的密胺餐具。当记者询问密胺餐具时,销售人员表示,有多种品质可以选择,并从店内一个比较隐蔽的地方拿出来几种,而这些产品的价格均比摆在货架上的便宜很多。当摊主发现记者无意购买时,很快又将这些餐具再放回隐蔽处,并用纸箱等物遮盖起来,“最近查得太紧,不敢摆出来”,摊主告诉记者,这些餐具不可以盛高温食品,“加热后会散发异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