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新一届中国制药工业百强企业成绩单隆重揭榜。
此前,中国医药行业走过了令人难忘的3年。从2005年局部感受压力,到2006年整体经济指标滑向历史低点,再至2007年驱散阴霾拐点向上,全行业经历了一个不平凡的行进轨迹,但于曲折中,亦体会到崛起的真谛。
代表中国制药工业最先进生产力的主流企业群体,无疑是这场变革的亲历者,其体验既是对自身发展的检视,也是行业运行水平与潜力的真实反映。刚刚作别的2007年,在行业回暖的大气候中,主流企业群体所扮演的这种角色尤为鲜明、突出。
考评TOP100
“2007制药工业百强”是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下称“南方所”)自2005年以来,通过主业销售收入考量行业整体运行质量而推出的第3个榜单。综合研判之下,南方所副所长陶剑虹给百强企业打出的总成绩是A。
这个“A”,是对百强企业过去一年经济效益普遍趋好的直观评价,也是对整个产业经济回暖背景下企业抓住机遇、跻身前列的魄力的褒扬,更是中国医药行业2007年重新回归景气的心情写照。
仔细厘析2007百强榜单结构,若干进展可圈可点。
百强整体进步。从工业百强的整体规模来看,2007年提升明显。统计显示,无论是累计销售收入还是百强企业的规模底线,亦或不同区间企业的销售规模,均较2006年有显著提高。而最为耀眼的当数百强企业的“中间力量”,他们的增长普遍超越了行业的整体增长水平,既为百强注入了更多的新生力量,又显示了百强的发展潜力。
“快”“强”公司涌现。新旧更迭乃万物发展规律,主流企业位次浮沉亦在情理之中。百强榜单中,企业位次上升的有41家,与2006年持平的有8家,新进榜的企业有12家。其中,既有迅速提拉百强位次的黑马,也不乏核心实力稳步夯实的宿将,进一步应证了“慢进则亡”的通用游戏规则。
集中度再度提升。这是前两届百强榜单所反映的较为明显的指标。而去年无论是从行业整体还是百强企业内部看,依然凸显了这种趋势。
统计分析显示,2007年制药百强前10位企业销售收入合并占比达33.30%,同比2006年增加0.79个百分点,中段企业(21~50名)亦有长进,同比增长0.53个百分点。
此外,2007年百强企业中,上市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加;化学药、中药、生物药企业销售规模或百强份额都有显著上升;股份制、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是百强企业的主要构成;江苏、浙江、山东3省继续领跑区域产业经济,总共瓜分了百强企业38个名额。
陶剑虹说,与前两届制药百强榜单相比,2007年中国制药工业百强呈现整体规模更高、增长速度更快、综合实力更强的特征。不过,不能忽视的现实是,制药业整体创新实力并不高,这对产业集中度的提升是一个制约。
成长的必然
就考评依据而言,衡量企业竞争发展实力需要参考多元化的指标,对此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百强榜以企业运营数据的硬指标着手,则已与行业运行情况形成比照。
在陶剑虹看来,2007年,医药经济运行的特点是“在规范化中稳步前进,恢复高位增长”,而工业、商业、终端销售和进出口四大要素皆可支持这一判断。
——据南方所“中国医药经济运行分析系统”监测,去年全国医药工业(七大子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同比2006年均有显著提升:工业总产值(现价)增长20.95%;销售收入增长19.89%;利润增长45.86%。(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