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药交会现场的关键词“独家”不同,药交会期间的各种论坛则清一色地聚焦“新医改”。
4月22、23日,“新医改形式下提升工商战略合作研讨会”、“学习新医改方案座谈会”等论坛座无虚席。
有专家分析指出,伴随着新医改方案中的医疗机构改革、基本药物政策、招投标及配送新规则的实施,底价代理招商时代、商业高毛利时代行将结束,快批将逐步消亡,医药工商企业均需要顺势转型。(生物谷Bioon.com)
竞资格成要务
作为新医改配套方案的基本药物制度建设、价格体制改革、招标采购指导意见等细化文件的出台,对于众多工商企业意味着什么?这一话题在4月23日召开的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常务理事会上备受与会者关注。
国务院研究室社会发展司司长朱幼棣指出,这次医疗体制改革对医药企业最具影响的是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制度是我国基本药物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国家基本药物政策的基础和核心部分。但企业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基本药物制度并不是我们国家药物政策的全部,国家药物政策应该还包括振兴医药产业的相关政策,如产业创新、药品流通、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管理、药品监管等政策。
“医药分业是新医改的最终走向,这点我们不应该有任何怀疑和动摇。这次金融危机证明了我国医药产业有强大的生命力。”朱幼棣认为,此次新医改就是把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一个公共产品提供给社会。言外之意,国家要扶持、财政要补助建立一个基本卫生服务体系,“实际上这次经济危机也是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大好时机。”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秘书长牛正乾就此表示,在新医改的背景下,企业应该想办法进入各类目录,“基本药物目录只是一个选项,还有基本药物目录以外的众多目录,进去之后还要想办法中标。”
牛正乾认为,原来的竞争更多的是争份额。但在新医改实施后,竞资格成分将显得更为重要,这将是医药工业改革必须要做的第一个转型,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事务应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也是营销的重要转型。”
为新规则转型
实际上除了基本药物制度外,医疗服务体系和医保体系的改革也要求工商业企业顺势转型。
这次药交会记者参加过多个论坛,得到较为一致的观点是,目前全民医保给医药产业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医药市场的放量,但值得注意的是,医保付费机制的变革,一定会改变工商企业营销规则。
与此同时,新医改3年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要使一部分公立医院转制为民营医院,同时探索医师多点执业。这就意味着国内高端医院将形成多元办医的格局,如果社会大医院的比重逐步增加,高端医院市场现在“公立医疗机构一统天下”的局面将被打破,医疗市场可能会发生真正意义的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