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也意味着基本药物目录会在11月底前出台。
原定于4月出台的基本药物目录,先是推迟到6月份,而今又延迟到了今年11月底之前,对此,中国医药企业协会会长于明德告诉CBN记者:“因为基本药物目录的制定太不透明了,至于今年11月能否出台我认为很难讲。”
中投顾问的研究报告也指出,基本药物目录从草稿到如今基本制定都没有征求过公民的意见和建议,目录的制定除了相关部门的利益追逐以及给药品生产企业发放征求意见稿外,对公民的意见却从未征询,这不利于基本药物目录达到更好的要求。
而作为这一制度的最重要内容,基本药物目录推行的范围和力度也将大为“缩水”,这项被称为“小目录”的方案,涵盖的品种不到300个,此外,还留出了5%左右的自主权给予地方政府和基层医疗机构,允许地方可增补目录外药品,对于业内人士质疑此举可能滋生地方保护主义的疑问,于明德表示,这大可不必担心,因为5%只是一个很小的比例,并不能改变基本药物目录的整体格局。
与此同时,青岛黄海制药相关负责人也指出,出台目录的最根本目的是降低百姓医疗费用,但这却可能形成基本目录和新药研发的矛盾。因为新药研发投入费用高、周期长,一般需要8~10年才能上市,如果不能及时纳入目录,便会对新药研发产生消极影响,最终威胁到基本药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要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国家配套完善新药定价机制,对新药采取专门的保护措施。比如,由专家组成团队对新药研发进行综合评估,预提出研发费用作为定价参考,以支持、鼓励企业研发和创新,提高整个医药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也有医药行业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国家对基本药物实行微利定价原则,这就意味着进入目录的药品必然要降价,利润自然会随之减少。而药品覆盖面增加带来的利润,能否弥补降价带来的损失就成为企业必须靠量的一个标准,举个简单的例子:总利润=数量×单品利润,企业都会根据这个简单公式进行权衡,选择是否进入或退出目录。若单品利润降低,数量加大,但总利润还是下降的,企业肯定会选择退出,否则选择进入。因此,一些市场占有率高、营销网络健全的企业可能选择退出的几率大些。相反,对于那些以普药为主的企业,也不排除后期选择退出的可能。(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