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医院不承担任何责任,这个基金根本就没有办法运作下去。”
——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医保门诊看病可报销,这项新政策才实施没几天,就有部分医院开始叫“吃不消”。 昨天广州多家三甲医院建议,医保门诊统筹不该在医院内“摊匀”,而应在全市范围内平衡。
对此,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医保处称,目前广州对于第一年门诊统筹的基金测算是20多万元,而如果医院不承担任何责任,这个基金根本就没有办法运作下去。
改医院统筹为全市统筹
一年给70亿都不够花
针对有三甲医院建议将医院门诊统筹改为全市统筹这一观点,张学文表示,“如果在整个医保中,医院不承担任何责任,别说一年20亿,40亿、70亿都不够!”他举例说明,一个三甲医院有1万人选择作为定点医院,一年基金所给的钱就是600万元,“按照职工医保报销50%来计算,医疗消费就是1200万元。”
张学文表示,按照市医保中心公布的这几天门诊统筹的35%的记账比例,这600万元的报销额度中,医院实际的医疗消费高达1700多万元。用1700多万元来保障一万人的健康,也就是说,平均一个参保人看小病一年的费用就要用去1700多元,非专业人员都会觉得离谱吧。
医院:
有人一周连看九次病
有人一单想开两人药
据广东省中医院门诊办主任李穗华介绍,到省中医院选点的参保人9天内已达14000人,其中六成多已就诊,就诊者中以中老年人居多。李穗华说,医保中心和三甲医院的结算额度标准是每人每年600元,相当于每月报销额度为50元,而目前市民一个月最高报销额度是300元,超支部分现在只能由医院垫付,压力非常大。“按照这个标准,到上周六下午5点,我们已经用光一个月的医保报销限额。”
个别医院参保人
几乎100%就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从8月1日到10日,有4874人选点该院,“参保人差不多是100%就诊。”据该院有关负责人介绍,很多人一来就开足一个月300元的药物。
受访的医院反映,部分病人重复就诊率很高。据李穗华介绍,9天之内,在省中医院就诊的8724名参保人累计就诊11064次,平均每人1.3次。
“重复就诊的人不少。”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医保科科长余敏介绍,医院这几天已经发现有人看完感冒又要开治关节疼的药,医生细问发现病人想要用完300元的额度,所以帮老友开药,理所当然被拒绝。
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吴一龙昨天表示,截至上周五,参加门诊统筹的病人近3000人。“我觉得一开始市民有一点盲目,但过一段时间就理性了,我们必须在理性的时候再对这个问题作一个评判。”
“看病打五折
不用白不用”
据了解,医保门诊统筹采取“共济原则”,但市民将其理解成人人都能每月报销300元,相当于“看病打五折,不用白不用”,甚至有患者为用足额度,一周之内居然连看9次病。医院方面认为,医保中心没有充分考虑到人们压抑许久的就医需要,会以“井喷”形式爆发。
也有医院指出,医保中心以全市人均平均年就诊7.2次测算结算额度,由此得出“每人每年在大医院看病403元,补贴600元是够用的”结论。但具体到每家医院,这一统计结果未必适用。
“7.2次的数据是在人们认为看病贵、不敢看病的情况下得出的平均数。”李穗华认为,现在政府埋单,人们看病次数肯定会突破这个数字。还有医院悲观表示,越是服务量大的医院,亏损将越厉害。
有医院认为,目前对“共济原则”的宣传不够,也没有充分考虑人们的趋利本性。
“市民都觉得,反正我的账户上要被扣钱,不用白不用?”余敏表示,这个想法也导致许多人想要用足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