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郭亚军 专访 新药创制
《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 2009年7月 第3卷7期
Chinese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Vol. 3, No.7, July 2009
文 / 刘晓琳
作者单位: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北京100009
“哑铃式”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成功地培养了一批从事治疗性抗体开发研究的优秀人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郭亚军教授,长期从事肿瘤免疫和抗体生物治疗研究。他历经10年艰苦攻关,建成了我国第一个抗体药物大规模筛选生产平台,完成了一系列治疗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抗体类药物的研制和生产,现在部分药物已经成功上市。郭亚军教授先后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15项,获得专利授权6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和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2009年6月,郭教授荣获了中央军委颁发的一等功奖章。
不久前,本刊记者对郭亚军教授进行了一次独家采访。当谈到这些成就时,郭教授显得异常平静。
他说,我个人没有什么值得宣传报道的。这些年国家对我们的支持非常大。在国外从事研究以及回国后的这十多年间,我们以自己特有的“哑铃式”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成功地培养了一批从事生物技术特别是治疗性抗体方面的优秀人才,建立了一支比较好的人才梯队。才使我国真正有了一套治疗性抗体的研发、中试生产体系。我作为一个教授,重要的工作是培养了一批人,要说取得了一些成就,主要工作是他们做的。
治疗性抗体的生产代表了一种综合性科技实力。
记者就抗体药物研发过程中存在的关键技术请教了郭教授。
郭教授说,抗体的研发其前期过程存在很多关键点,例如抗体靶点、原始结构的发现和研究等。但是,抗体的大规模制备和产业化发展瓶颈只有两个: 一是工程细胞株对生长环境的适应性。可以概括为高适应性、高表达细胞株的筛选和建立;二是工程细胞株的规模化培养。哺乳类动物细胞的大规模培养技术关系到多种学科知识的联系和交叉。例如这一过程中的自动化控制、相应配套设备的连接等,需要诸如材料学、器械工程学、综合控制和自动化学等多种学科知识的相互配合和支撑,可以说治疗性抗体的生产代表了一种综合性科技实力。单纯强调设备规模的大小,并不能代表能力也达到了相应的水平,关键是对已有设备最高、最大的利用度。目前,我国从材料学、综合控制等方面已经拥有相应综合国力的支撑,因此,解决这项技术的关键是综合技术实力和高素质人才梯队的建设。
近10年来,新的分子靶向药物的不断涌现,为广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病人带来了新的光明和希望。但是,长期以来这类药物一直处于国外垄断状态,昂贵的价格让人望而却步。谈到我国抗体药物的现状以及与国际水平的差距,郭教授说,我们通常只讲与美国的差距。因为这些治疗性抗体药物的知识产权绝大部分归属美国,因专利保护的关系,其他地区在专利保护期内基本上不能生产,这也恰恰在时间上给了我们一个加入的契机。
其实,我国的抗体研发工作从15年前就开始了布局。从“863”、“973”、国家自然基金,到“重大新药创制”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从靶点的发现、抗体的改建,到小规模中试生产等,已经布局了十几年。我们第一代以细菌为主要表达载体的生物技术产品,也为现在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和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了老一代的细菌表达载体的研究基础,才会有现在成熟的真核细胞表达体系。我们国家的第一代生物工程是极为成功的。这一成功不是体现在产品上,而是体现在成功地培养了一批科学家,为第二代、第三代生物工程产品的研制提供了很好的人才队伍。这是功不可没的。
仿制药和仿制改进药是在进行完全创新的基础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是铺垫,更是基础。
记者在同郭教授探讨仿制药、仿制改进药和创新药的概念及相互联系时,郭教授说:什么叫做创新?从基础科学、应用科学以及临床科学来讲,从来没有过“零点”创新,“零点”创新是不存在的。不借鉴别人的经验就永远不可能获得成功。医药创新重要的是对“抗体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大规模生物反应器创新”的定位。吸取别人的经验是一种聪明。
我认为仿制药和仿制改进药是在进行完全创新的基础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是铺垫,更是基础。要说创新,大家都想一下子抱个金娃娃。但是有两点不要忘了。其一,新药特别是抗体、疫苗类药物的创新,技术上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不是说中国人不能“零点”创新,我相信利用15年我们坚持做下去,一定能够做出来自主创新药;其二,这15年之内,我们的民族、我们的病人用什么药?我们的国力不可能支撑全部用进口药。印度的仿制药做的很聪明,他们的仿制药比我们多,而且成功地进入了欧美市场,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重视和借鉴。
郭教授作为国家“973” 项目首席科学家和“863”重大专项专家组专家,近期连续参加了数次关于“十二五”期间生物技术发展规划的讨论会。郭教授也向记者透露,经过多次讨论,专家们一致达成共识:1、“十二五”期间,疫苗和抗体药物是重大需求;2、配合我国医改政策的实施,药品要更加物美价廉;3、生物技术作为我国中长期规划中的高新技术,必须要进行长期经费上的补足;4、“十一五”期间的布局已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已经看到很大成绩,在此基础上,持续补足2~3个周期,中国的抗体和疫苗的研制一定能走到世界的前列。
我们有信心在今后5~10年之内,让中国人最起码用得上现在市场上用不起的药物,这是我们国人的幸事。
谈到近期的规划,郭教授说:在国家“863”重大专项的组织下,目前我们已经开始筹备建设国家抗体药物研发生产联盟。这个联盟是以目前全国主要从事抗体药物研制、生产和开发的企业为主,结合部分大学院校。集我国抗体研究开发的精锐主力,互相协调,互相支持,建立一个大型平台,以促进我国在抗体药物方面的研发生产,促进产业化发展进程。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有了这样一个抗体联盟和我们现在的研究基础,有了十几个已经在做Ⅰ/Ⅱ期临床的抗体药,相信我们的脚步已经走得很靠前了。我们有信心在今后5~10年之内,让中国人最起码用得上现在市场上用不起的药物,这是我们国人的幸事。抗体的开发需要长期的筛选过程,有了深入的基础研究和长期的经济投入,今后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就会更大。我相信通过这些仿制药和仿制改进药物的研制,一定会有我们的创新药物,因为我相信经过多年的长期布局,新靶点会逐渐出现,经过上市后临床的长期验证,我们一定会取得更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