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江瑛: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今天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9月份的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新闻发布工作当中一直尝试着从时间、空间和发布形式上做更多的变化,为媒体提供更多、更便捷的服务。这个月、包括上个月我们在新闻发布方面有专家审评会,现场发布甲型H1N1流感疫苗审评工作;前两天我们还召开了新闻通气会,发布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审批情况。我们在不断地改革新闻发布工作,目的是让药品安全信息更快、更便捷地向社会发布。
在发布会的准备过程中,我们也希望我局的业务司局跟大家做政策的解读,同时这些政策的相关部门也会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就是要介绍一下近几年来我们国家药品注册管理工作的变化情况。因为通过近几年药品安全的专项整治,特别是药品的法规建设,包括药品注册管理方面一系列的法规制度的建设,药品注册管理工作不断加强。药品注册管理工作是药品安全源头监管的一项重要工作,它的变化趋势对于药品安全来说是很重要的。
今天我们的发布会还要介绍一个药品注册管理法规建设的重要文件,就是《药品技术转让注册管理规定》。这个文件的出台也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今天的发布会我们请来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司的张伟司长。这段时间张伟司长一直在和媒体做密切的接触。另外,技术转让有关规定不仅媒体关注,而且药品生产企业,包括境内外的药品生产企业都非常关心。这次发布会我们还请来了石药集团的技术总监牛占旗先生;西安杨森制药公司注册部的总监李卫平先生;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的副主席卓永清先生;另外还有山东新华制药公司研究院院长刘怀林先生。如果记者朋友在发布会上想了解该规定对企业和整个产业的影响,大家也可以问问他们的想法。下面请张伟司长对我们药品注册管理的情况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司司长张伟
张伟: 各位新闻媒体大家上午好。很高兴从2月11号新闻发布会以后再次和大家在新闻发布会上见面。借此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下药品注册管理这几年相关的工作情况,也向大家通报一下药品注册管理出现的一些新变化。
一、严格准入门槛,申报走势出现拐点
自2007年10月1日新修订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我们围绕法规建设、审评审批、现场核查、注册检验、风险管理等方面加强药品注册全过程的监管,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工作取得一定成效,药品注册出现了可喜变化:申报数量大幅减少,申报质量不断提高,申报机构更加趋于理性,药品研发呈现新的局面。
从2007年10月1日至今年6月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受理药品注册申请4403件,年申报数量减少2/3。其中,创新药84个、仿制药1682个。
此外,新《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实施至今,同品种申报的比率也从2006年的1:6下降为今年的1:3,中药已经几乎没有重复申报现象。
从批准情况看,2009年1-6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新药临床申请173件;新药生产申请238件,其中一类新药8件;仿制药申请1074件;进口药申请388件。
综上可见,药品注册申报总量减少,重复申报减少,质量明显提高,结构发生改变,这充分说明药品注册逐渐回归正常,药品研发日益符合国情,新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实施导向正确,达到了预期目标。
二、集中技术力量,清理历史遗留问题
近年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断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形成了完备的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构成的制度体系,设置了合理的审评程序设置,建立了权威的专家技术资源,实现了依法科学审评审批,彻底扭转药品审评审批工作的被动局面,从源头上提升了药品安全的保障水平。
为解决药品注册管理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按照国务院的部署积极稳妥地开展了药品研制环节的专项整治工作。通过对3.3万个药品开展注册现场核查撤回了7999个药品注册申请;通过开展药品批准文号清查注销了4337个批准文号;通过开展过渡期品种集中审评处理了2.5万积压品种,其中不批准1.5万个品种(大多为化学药5/6类、中药8/9类),不批准率达61%,这些卓有成效的工作,较大程度上规范了药品注册秩序,净化了药品研发环境,卸下了历史包袱,也为新《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实施扫清了障碍,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