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外资引入对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国内医药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无可否认,其对我国医药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入世标志着我国医药市场由政策性开放向体制开放转变,近年来,跨国企业在华扩张步伐明显加快,独资、合资企业“遍地开花”,合资转独资更是成为时尚。由于我国医药市场潜力巨大,特别是医疗体制改革推动市场规模以乘数扩容,中外医药企业围绕国内市场份额的竞争也趋于激烈。外资与内资企业的博弈将呈现怎样的态势成为业界普遍关心的话题。应该说,外资引入对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国内医药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产生了重要作用,但又对我国国内医药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一定的冲击。8月份,国家公布了基本药物目录,进入目录的外资产品寥寥,于是,关于外资企业产品下一步能否进入基本药物目录的议论甚嚣尘上。在当今医药行业群雄逐鹿,胜负难分的“春秋”时代,关于“谁主沉浮”的议论变得尤为热烈。事实上,市场的大发展要求外资与内资医药企业必须面向未来,携手共进,在中国市场上,双方不仅是一种竞争的关系,而应是一种协作、双赢的关系。那么,当前内外资医药企业的博弈关系到底是处于何种状态,现进行一次粗线条的梳理,也许可以发现一些耐人寻味的东西。
楚河汉界分明
目前,合资和独资类企业数量约占我国医药企业总数的30%,销售额约占整个医药产品销售额的26%~27%,是中国医药市场上最重要的角色之一。自1980年外资企业日本大冢制药作为首家外资企业落户天津至今已近30年,跨国企业在华医药领域的投资不断扩大,包括辉瑞、默沙东、罗氏、葛兰素、诺华、拜耳等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均已在华投资设厂,不少外资企业还建立了较大规模的研发中心,并把触角伸向药品批发领域,在大中城市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就产品类别而言,外资企业在高端产品,如专利药、原研药和大型医院诊断设备方面占有明显优势,而内资企业则在仿制药、大宗原料药、医用耗材、敷料、中小型诊断设备和中药产品方面占有较大份额。尽管身处同一市场,但外资企业特别是大型跨国企业主要依靠自身强大的公司内贸易机制进行运转,并没有与内资企业形成最有效的合作方式,交流与沟通不够充分,如外资企业有自己的行业协会组织,与内资企业的各大行业协会之间疏于来往。内外资企业间虽有合作,但仍没有形成面上的交流,互相间的资源配置仍有较大发挥空间。业内人士曾几度策划有中外医药企业共同参加的研讨会,也因外资企业大多关注知识产权、技术创新、医保目录和市场进入等问题,与内资企业难有共同话题而搁浅。多年来,由于“以市场换技术”成为国内新闻媒体的口头语,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外资企业的戒备心理,如有关单位希望在内外资企业之间就质量控制问题开展一次互动学习的活动,但最后因外方的婉拒而流产。
实力悬殊明显
中外医药产业结构的巨大差距,直接反映在中外医药企业的实力对比上,并对处于弱势的内资企业产生了多方面的冲击。外资企业强大的研发、生产能力和一流的营销、管理水平,使内资企业的确领略到了“船坚炮利”的威力,加之原研药的超国民待遇,更使内资企业客观上处于下风的境地。在政府攻关方面,外资企业凭借较强的理性预期与游说能力颇具优势,往往在政策出台之前就做好了多种预案,总显得处变不惊。
就具体子行业而言,在医疗器械行业,外资在大型医院诊断设备的市场占有率高达80%以上,而内资企业在高端产品领域,也因核心技术被外资控制而无法获取真正的利润,只能在中小型设备方面寻找商机。即使在具有传统优势的中成药领域,2008年也竟然出现了有史以来首次的贸易逆差,在中国制造的中药产品国际市场开拓难度日增的情况下,“洋中药”却长驱直入国内市场。一些国外植物药企业在中国以具有竞争性的价格大量采购中药材,用于高附加值的植物药制剂生产,使国内中药材生产与经销企业的议价能力受到严重削弱。
2009胡润百富榜-生物医药成为新热土。http://bbs.bioon.com/home/space.php?uid=577444&do=blog&id=8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