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谷Bioon.com』11月2日,上海市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医股份”)与上海金山区卫生局签署基本药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的合作协议,金山区将原属于上海市150种乡村卫生医疗机构“零差率”品种药品,集中交由上医股份统一配送至区内各医疗机构。
“这是初期的第一步,等上海市基本药物目录出台后,金山区再统一整合当地基本药品目录,并继续由上医股份统一直接配送,品种也将首选上药集团品种。”11月11日,上医股份党委书记、副总经理李永忠对媒体表示。
采用这种“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的“零差率”药物购销模式,已是上医股份“梅开二度”的杰作。
这一取消15%加价的配送中,需要政府贴补多少?先行让利的大型国企如何盈利?这一模式复制到上海中心区县的难度有多大?随着配送的开始,一个大型医药国企参与医改的商业链条一一呈现。
松江模式
2009年2月,上医股份首度在上海松江区尝试,对于松江区卫生局制定的基本药物目录中435个规格的药品,开始在该区进行“零差率”配送。
根据协议,常用目录中的435个品规由上药集团定点生产(其中上实和上药集团能够生产366个品规,其他品规在对其他医药生产企业进行遴选后定点生产),再统一由上医股份直接配送到医疗机构。
所谓“零差率”配送,是指针对基本药物药品,原本医疗机构购进药品后享有的15%加价被取消,老百姓可以以更实惠的价格购买基本药品。同时,在松江区的试点中,上医股份还在原“零差率”的基础上,再将药品开票价格的6%让利给区卫生局进行转移支付。
“也就是说,1元的药品,过去医疗机构加价到1.15元给老百姓,现在通过‘零差率’配送,老百姓能够以0.94元的价格购买到。”李永忠指出。
但是,“零差率”取消了医院出售药品时的加成,将由谁来承担由此产生的补贴?据悉,这部分主要由上海市政府财政(针对医保病人)、松江区财政(针对非医保病人)以及上药集团共同承担。
知情人士透露,预计到今年年底,松江区政府财政补贴650万元,上医股份的让利是350万元。这节省下来的1000万元费用,则直接让当地的老百姓受益。
此外,在上药集团包下当地基本药物配送的大盘子后,原先区内参与这一业务的区级商业企业利益受损——这类企业都是财政上交给区县的。如果把这部分现成的生意拿走,阻力可想而知。
为此,上医股份再做让步,与区医药公司达成协议,区公司不再配送目录中的品种,但是可以增加其他品种的销售,使其市场份额不受影响。
“区县商业公司因为不再配送基本药物而损失的这部分利润,在上医股份与其将来的业务往来中予以补偿。这部分费用,依然由上医股份做出贴补。”李永忠解释。
其实,上药集团依然乐于做成这笔生意。因为,通吃当地基本药物的盘子后,整个集团在工商业板块获益匪浅。生产企业直接配送,减少了流通的中间环节,降低了配送成本,而经销商由于提升了区域基本药物的市场份额,得以在让利基础上仍能维持运营费率。
目前松江区的大部分基本药品,都从上药集团旗下的众多药企采购。在松江区435个基本药物品种中,上药集团旗下的工业企业提供了366个品种,占松江区基本药品总数的84%。过去整个集团只有19个品种进入松江。
因此,在基本药物这块,上药集团获得了巨大的增量。2007年上医股份在松江基本药物的销售只有350万元,但今年已上升到3500万元。一方面纳入基本药品的品种增加了;另一方面基本药物的销售也大幅提高了。
松江区卫生局的材料也显示,“零差率”试点后,整个松江的卫生机构门诊量上升了20%。当地基本药物采购量占所有药物采购量的比例也从2008年的7.8%上升到如今的15%,几乎翻倍。
新上药最新动态
新上药投资20亿元建设新园区
“新上药”前世今生——做大之后如何做强
中期目标800亿 “新上药”亮出三大发展战略
寻找下一个新上药:七大医药系重组机会搜索
新上药整合路径:上药集团或成大平台
74亿打造新上医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