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种可怕的疾病,但是对于药品生产企业来说则意味着商机与利润。11月24日,上海医药集团下属上海三维制药有限公司在第62届全国药品交易会上高调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启动抗“甲流”产品“奥尔菲”(通用名:磷酸奥司他韦)的商业销售。上药集团作为罗氏授权并惟一获得磷酸奥司他韦国内流通渠道销售的企业,11月初已经在上海华氏大药房300多家门店销售“奥尔菲”。而此时国内另一家得到罗氏授权生产磷酸奥司他韦的企业——东阳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早已将政府采购的大单收入囊中——今年4月就已投入生产,产品为政府采购。
就在上述两家企业先后进入“甲流”药品领域的同时,国内外多家药企也在寻找机会试图分一杯羹。对于这些企业来说,“甲流”更是一个营销概念,对感冒药市场是一个有力的推动。
不同的待遇
随着“甲流”防控转向重症救治,抗“甲流”药品开始紧俏。
据了解,目前磷酸奥司他韦的国家采购价为每粒8元,东阳光的产品专为政府采购。而上药的产品出厂价是每粒18元(含税价),进入华氏大药房的售价是每粒20元(罗氏公司生产的“达菲”每粒零售价则为28元)。为什么当初一样受到罗氏授权生产磷酸奥司他韦的上药和东阳光两家企业却最终在销售上得到不同的待遇?
据了解,2005年,中国爆发SARS疫情,随后中国企业就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用药——“达菲”的生产商罗氏公司展开了生产授权的谈判,最终罗氏将“达菲”的生产许可授权给予两家中国公司——东阳光和上药集团。前者为民营企业,后者为国企。根据当时的协议,两家企业生产的产品只能供应国家收储和政府采购,而罗氏的原研产品则继续在商业渠道销售。
东阳光公司的蔡志军经理表示,东阳光现在是严格按照当时罗氏的授权合同进行生产的。而上药集团则在媒体上表示,获得商业渠道销售许可是后期努力谈判的结果。12月3日,本报记者致电上海罗氏求证最终授权情况,罗氏公司公共事务部负责人表示,授权企业都应该按照授权来进行。也就是说,上药经过努力得到了渠道销售的许可,获得了优先待遇。有人给上药“奥尔菲”算了一笔账,除去成本和渠道费用,一粒“奥尔菲”净赚3元——这无疑是新上药重组以后最直接的利好消息。
利益的博弈
按照制药界的国际惯例,授权生产时,授权方需向专利拥有方支付一定的“权利金”和“生产许可费”。从罗氏最初授权上药生产,销售渠道仅限于政府采购,到最终上药实现商业化运作,即向分销商、医院及零售药店销售“奥尔菲”,双方究竟做了怎样的利益博弈与妥协?上药支付给罗氏的费用是多少?上药一直语焉不详。
事实上,罗氏对上药开放国内销售权自有其深层次的原因。一方面,在全球爆发流感的严峻形势下,罗氏在保护药品专利的同时,不能不顾及“多哈宣言”的药品强制专利许可措施;另一方面,近两年来,许多国家都加快了对“达菲”的仿制研究,仿制药大国中国自然也不例外。
资料显示,2001年11月,在多哈召开的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发布了《TRIPS与公共健康多哈宣言》,提出了专利药品强制实施许可制度。2003年8月30日,经过20个月的艰苦谈判,WTO成员方政府一致通过了关于实施专利药品强制实施许可制度的最后文件,令在药物领域生产能力不足或没有生产能力的较贫穷国家能更容易进口到较便宜的、在强制实施许可制度下生产的未注册类药品(国际上把未经专利授权的生产称为“非注册生产”,其产品售价大大低于专利保护下生产的同类药品的售价)。我国在今年新修订的专利法中也加入了强制许可的条目。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磷酸奥司他韦的主要作用是抗病毒。SARS疫情后,禽流感的传播也曾造成“达菲”紧俏。但是,尽管早在2005年底上药就拿到了生产授权,东阳光也随后获得授权,但是直到今年才刚刚组织生产。这说明授权企业对市场有无需求仍有顾虑。“不论哪家企业获得授权,肯定都会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如果产品仅限于政府采购用于药品储备,企业就很难获利。如果没有大规模的流感爆发,中国版‘达菲’则市场前景未卜。但如果授权企业的授权费用与药品销量挂钩,中国版‘达菲’的开价也高不到哪儿去。”这位业内人士说。
12月3日,通用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中国医药披露,将在确保完成国家储备任务的前提下,适时开展抗病毒药物(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及颗粒剂)的经销活动。为此,该公司控股子公司通用美康医药有限公司12月1日已与东阳光旗下的宜昌长江药业有限公司签订了独家经销的协议。这是否意味着,东阳光也开始了国产“达菲”的市场销售?也许,罗氏对东阳光的授权也有了变化。(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