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这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共同难题。对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更是如此。
面对这一世界“顽疾”,在历经两年多的充分研究和反复讨论后,中国政府终于在2009年开出了一张“处方”--《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并且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投入1197亿元加以推进和落实。
这剂“处方”疗效如何?年终岁末,新华社记者分赴各地,采访基层群众、专家及部分政府官员,对此进行共同评价。
基本医疗保障走向“全民”
“有了这张纸,进医院不再心慌了。”江西新建县长堎村农民邹槐根拿着绿色的“新农合证”说。
邹槐根因糖尿病导致眼睛几乎失明。今年4月他在南昌市第一医院做手术,共花1.3万多元,出院当天他就在医院的新农合直报点报销了近4700元,这相当于他家小半年的收入。“参加新农合,看病能减轻不少负担。”
2009年全国新农合参合人数达到8.33亿,这意味着90%以上的中国农民看病可以报销。像邹槐根一样享受新农合补偿的农民,近年已累计达到近20亿人次。
此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指出,截至2009年8月城镇职工和居民参加医保人数已有3.36亿多人,年底预计达到3.9亿人。这就意味着,到2009年底将有超过12亿的中国公民能够享有基本医疗保障。
作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四大体系”之一,医疗保障体系将为老百姓实现“病有所医”提供制度保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中提出的“3年内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目标,离实现之日已为期不远。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上台阶”
在一间昏暗的房屋内,江西省南昌县八一乡大昌村81岁的万兰妹正在扫地,就在几个月前她还因患白内障而难以自理。
万兰妹患白内障15年,靠低保生活的她一直没有钱去医院做手术。今年启动的一项“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使她终于重见“光明”。
健康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方面,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为此,我国在推进深化医改过程中明确,要“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免费为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就是推进均等化的举措之一。
今年6月,中央财政下拨104亿元,支持按规定项目免费为全体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其中包括免费为儿童补种乙肝疫苗;为农村育龄妇女补服叶酸;免费为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为唇腭裂儿童实行免费修复手术;为妇女进行宫颈癌、乳腺癌早期检查;为65岁以上老年人和3岁以下婴幼儿进行检查,逐步建立健康档案等。
这些项目大部分都是针对农村地区和人口,体现了党和政府实现城乡卫生公平的努力和决心。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指出,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就是要保障城乡居民获得最基本、最有效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最终使老百姓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
与此同时,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今年还承受着甲型H1N1流感疫情带来的应急考验。自4月建立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以来,我国有效地延缓了疫情的扩散。我国还率先在全球研制成功甲型H1N1流感疫苗,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免费为居民接种疫苗的国家,目前全国累计已有4000多万人免费接种了疫苗。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破冰”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诺200多种药品零利润销售,药品价格看齐以平价著称的药房超市。”走进湖南省长沙市望月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墙上张贴着的公示,上面清晰列明了各种药物的销售价格。中心负责人介绍,这是根据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惠民政策,旨在解决药价高“看病贵”的问题。
今年8月我国正式启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公布了307种适合基层医疗机构的国家基本药物,要求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机构要全部配备使用这些基本药物,并且要实行零利润销售。
今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这些基本药物的零售限价,与现行规定价格比,有45%的药品降价,有49%的药品价格未做调整,有6%的短缺药品价格有所提高。有关负责人初步测算,药价总体可降低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