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三起巨型并购让制药业的裁员风暴愈演愈烈。制药公司正大力优化工作流程及消除冗余岗位,收购惠氏的辉瑞和收购先灵葆雅的默沙东分别占据此次榜单的状元和榜眼一点也不奇怪。最值得关注的是,另一起并购案的两大主角罗氏和基因泰克没有出现在榜单上,而且这两家公司到目前为止也没有正式宣布裁员的相关信息。
这些数字反映出这些制药巨头们正在采取一切措施应对迫在眉睫的专利悬崖,在接下来的几年内,一些利润较高的药物即将失去专利保护,遭受到仿制药的冲击。这种情况造成了销售代表被大量裁减,而且近年来销售代表被裁减的速度非常惊人。
当然,下面所提到的裁员只是冰山一角。根据人力资源公司Challenger、Gray和 Christmas所公布的数据,截至2009年10月,生物制药业裁员人数为58696人,比2008年全年裁员的人数至少多15000人。
状元:辉瑞
裁员:19500人
内幕:辉瑞已经是第二次跻身裁员十强榜单。2007年,由于被寄予厚望的trocetrapib惨遭失败,导致该公司裁员10000人,而2009年的裁员无疑是收购惠氏所致。随着辉瑞和惠氏之间开始整合,两家公司之间相互重叠的岗位不可避免要被裁减。这项并购将导致19500人失去工作,占辉瑞和惠氏总人数的15%。
辉瑞公司指出,在合并前已经裁员8000人。但是据《华尔街日报》计算,并购之前仅裁员6500人,并购后还需要裁员13000人。
榜眼:默沙东
裁员:16000人
内幕:2008年,默沙东公司以裁员8400人成为裁员前十强的状元。2009年,默沙东与辉瑞、惠氏的裁员故事大同小异。
2009年年初,默沙东就宣布将以411亿美元收购先灵葆雅,首席执行官理查德·克拉克表示裁员人数将达到两家公司总人数的15%。考虑到合并后的总人数将达到106000人,因此裁员将达到16000人。据悉,爱尔兰、英国、费城和新泽西的工作人员将首当其冲。这两家公司在宾夕法尼亚州的重叠职位比较少,但是对于在新泽西工作的人来说,情况不是很乐观,因为两家公司的总部都位于新泽西。
探花:强生
裁员:8900人
内幕:作为到2011年节省支出17亿美元计划的一部分(到2010年末节省支出8亿~9亿美元),强生宣布将裁员7%,约8000人。其中有900人在今年年初强生关闭1个业务部门时就已经失去了工作。
第一轮的裁员主要是由于强生决定关闭其负责治疗糖尿病、眼疾和心脏病相关产品销售的“综合保健”业务部门。随后的全球性裁员着重点是削减管理层。强生公司认为,通过裁员将增加个人控制的能力,简化商业架构和全球化运营的流程。
首席执行官Bill Weldon表示,裁员将确保强生建立合理的架构,从而获得持续、长久的发展。
第四名:阿斯利康
裁员:7400人
内幕:2007年,阿斯利康公司就宣布到2013年将裁员7600人,从而减少30亿美元的支出。今年年初,阿斯利康公司再次表示裁员将会翻番,并将再次裁员7400人,使两年的裁员人数达到15000人。但是公司没有透露具体的裁员组成。今年年末,阿斯利康公司确实打算将销售力量全部出售。
由于阿斯利康的销售力量与公司的运营成本不匹配,因此许多新的增长点将来自于裁员。但是,阿斯利康在未来将寻求通过新兴市场来促使销售增长。此次重组将使公司的资源向这些地区转移,从而确保公司未来的增长。
第五名:葛兰素史克
裁员:6000人
内幕:今年年初,就有报道称葛兰素史克将使其10000人的销售队伍缩小至6000人。葛兰素史克公司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透露具体的裁员组成,但是,该公司的一位发言人向《纽约时报》表示,葛兰素史克公司在英国的雇员数量高得出奇。随着葛兰素史克销售最好的药物面临仿制药的冲击,销售人员将成为裁员的首选。裁员是首席执行官Andrew Witty为了应对未来的艰难岁月而进行重组和多样化经营计划的一部分。他希望,葛兰素史克对“重磅炸弹”类药物的依赖性减少,让小销售额药物和新兴市场在更广泛范围内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发动机。
虽然6000人的裁员数目已经被多家新闻媒体报道,而且葛兰素史克明确表示将会裁员,但是到目前为止其还未透露具体的裁员数量。葛兰素史克公司的重组计划是到2011年节省17亿英镑的支出。
生物谷盘点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