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子长县井湾村村民王爱爱的父亲拿着出院单为女儿办理出院手续。2010年起,延安市将在12个区县推广“子长医改”。
当全国上下还在为新医改方案争论之时,在偏远的陕西子长县,一场以强化政府投入责任、还医院公益本色的公立医院改革,已悄悄进行了一年多。子长县医改,重在根除“以药养医”顽疾,改革至今,药价总体降价一半已令民众普遍受益,纾解了看病贵的难题。但另一方面,子长县医改中暴露出的政府财政压力、医院行政化的风险,也令业内人士颇感担心。作为卫生部新医改的调研点,子长县能为中国新医改提供何种示范和借鉴?
距延安以北95公里的黄土沟壑中,民族英雄谢子长将军的故里子长县,一场由政府财政大手笔投入、以公益性为价值取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已进行了一年零八个月,尽管一开始时,子长县对此的说法,只是“平价医院”试点。
2008年6月1日,陕西省子长县把医改列为全县改革的头等大事,其实施的一揽子举措,包括取消医院15%的药品加成、申明投入主体是政府、让县医院回归公益性等,与今年
2月23日卫生部等五部委发布的《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的指导思想一致。
一年后,子长县又默默地朝根除“以药养医”痼疾迈出一步,在县域内采用变通方法,对公立医疗机构的用药进行统一招标采购。在国内,人们对中标药品价格高出市场流通价已习以为常,但令外界没有料到的是,子长县的行动使公立医院药价总体下降了50%左右。
子长县公立医院改革的努力已经开花结果。对贫穷的病人来说,看病钱是地里的一茬土豆或是一头出栏的肥猪,没有比看病钱降至近一半、能看得起病的转折更能打动人心的事了。
沟壑里的世上桃源
3月1日上午9时,前一天的一场雨雪,让子长县城的一些街道显得有些冷寂,但位于城东秀延街上的县人民医院人来车往,一些从乡下赶来的病人在家属陪伴下,从附近的车站涌向这里。在就医费用低廉的诱惑下,不少外县患者也慕名而至。
“我终于给小儿子做了手术,费用很便宜,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外三科的一间病房里,47岁的何文梅流泪说道。她12岁的儿子吴四阳此时正在病床上玩耍。5天前,吴四阳做了疝气手术,医生说,再过两天他就可以出院。
何文梅来自子长县吴家坪,丈夫几年前去世,除了耕种2亩地,每年得靠养10头猪来供养4个孩子。3岁时,吴四阳被查出患有疝气。2008年6月前,县医院的疝气手术治疗费要4000多元,因为没钱治病,何文梅心中一直十分痛苦。今年2月25日,她终于借了一笔钱来给儿子治病。令她意外的是,此次她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甚至不超过500元。
“这里是延安市最便宜的医院。”相邻病床上,51岁的何爱平评价道。他在这家医院做的腹腔镜胆结石手术一共只花了3000多元,而在延安市其他医院约需8000元。“看病贵”的魔影从身边消散了。
这一切,得益于一场子长县对公立医院的自主改革。在旁观者看来,一切显得那么简单、快速,而对局内人来说,它呈台阶状。
“当时对县医院的改革没想得那么远,县委县政府要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决定把县医院创建为‘平价医院’。”3月2日,子长县医改办副主任谢延军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这一改革的推手是现任县委书记薛海涛。
“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流行在民间的顺口溜,道出了人们对医疗现状的积怨。子长县是延安市第二人口大县,依靠煤炭、石油、天然气的资源开发,县域经济和财政收入有了较大增长,2008年该县财政收入5.02亿元,但和全国其他县区一样,当地“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一直十分突出,大病返贫和久病不治现象也非常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