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国经济转型当中现在股市的情况,在楼市受到打压的情况之下,股市有些资金如果选择比较保守投资的话,可能会投向像是防御性比较高的医药、消费类股等等。
在医药方面我们看到中国在进行医疗改革当中,医药整个市场就非常地庞大。中国医药市场前景可期,人口基数很庞大,对于医药保健的需求也是非常庞大的。我们看到全球大型的医药研发机构就非常看重中国这个市场。当中有个就是中国医药的研发外包服务,所以在今天的节目当中有两个层次来探讨这方面。
第一个,就是中国医药研发水平到底是怎么样的,第二就是中国医药外包服务,跟印度比较起来,实力到底如何?
我们先要看的有一个新闻是来自于全球最大的医药研发商查尔斯河实验室,他们投资了16亿美元收购中国无锡药明康德公司。来看这个消息的意义。
查尔斯河实验室是全球最大的研究机构之一,总部位在美国,致力于为客户开发用于身体实验的药物,因为他们预期大型的制药企业外包初期研究需求会急剧地上升。根据(英文)的报导说查尔斯河实验室对无锡药明康德的现金加股票收购,可以跻身外资收购中国企业的前三大交易的行列。在中国制药[6.184.92%]行业就是规模最大的收购交易。无锡药明康德是在中国和美国开发适用的化学药剂。我们如果进入无锡药明康德的网页可以看到,这家公司是2000年12月份成立的,由李革博士等等,在美国留学过的海外人员共动创立,主要是为国际的制药公司和生物技术公司,提供国际标准的新药研发外包服务。
从这方面可以看起来,中国的医药研发外包服务,已经获得了国际方面的承认,承认了中国的竞争优势。我们看一下这个拜尔它是德国制药和化学大厂,他们今天就这么来看中国的医药行业和整个的市场。
他说中国的医药市场到2012年的时候,规模会达到2200亿美元,在未来十年中国医药市场规模会成长将近9倍,所以拜尔在未来的9年会将20个品种引进中国。这比09年引进三个新品种的步伐会更加的快速一些。
为什么中国的医药市场还有医药的外包服务,这么受到外企的重视?我们来看看另外一家,医药外包企业,也是中美冠科总经理潘武宾,他认为中国有的优势不只是降低成本效率的优势,还有非常大量病患的样本。
潘武宾(医药外包企业负责人):这些大公司看重我们的正是我们利用中国的特点,中国的病人这些是他们没有的,中国的一些生物资源也是他们没有的。所以再加上中国人手巧、勤劳、聪明,这样就使得我们在很多领域上,有了很好的竞争力。
曾瀞漪:潘武宾也认为现在有三点是中国在生物医药有比印度更多的机会,从人才上来说,中国的生物医药毕业生比印度多了很多;其次在跟IT比较起来,中国在生物领域的人数是跟印度在IT行业的人数倒过来的,中国在生物医药这一块大概占了10%到30%的比例,所以中国有绝对的优势。第三点,是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对于生物医药的投资力度,远远比印度大很多。
从去年到今年在金融危机之下,很多排名前十大的制药公司裁员在五千,或者是一万五千这样的范围,但中国现在却大力发展,所以对中国来说是个非常好的机会。(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