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北药对河南爱生的温和整合,为众多外来企业顺利完成全国商业布局提供了借鉴范本
眼下,在医药商业领域,伴随着全国范围内推进的这一波并购整合、结构重组热潮,河南也正在上演轰轰烈烈的渠道争夺战,多家大型医药商业企业纷纷携资本在当地展开大规模的商业通路抢夺。
河南,这个在我国版图上中部偏东的省份,土地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17位,人口在全国首超1亿。地理位置与人口等资源条件,让河南既成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又是新兴的经济大省和工业大省。在全国性商贸规划中,河南已经成为关键的战略要地。
在众多外来商业巨头来袭的背景下,河南医药商业模式转型期所潜在的矛盾被激活了。新一轮的医药商业升级,以信息化为主要手段的现代物流在提升效率,解放大量劳动力的同时,也造成了人员安置,税收提留等新的分配问题。如何找到一条适合现阶段国情的温和整合路径成为了众多外来企业的当务之急。
河南会战
多巨头会师,一场渠道争夺战正在并不算广阔的中原腹地河南紧锣密鼓展开。
1月15日,南阳宾馆5号楼二楼宴会厅内座无虚席,来自国内外知名医药厂商、南阳市政府各级主管部门负责人、南阳市县级以上公立医疗单位院长等400余人参加海王集团·河南东森医药有限公司在此举行的新公司成立揭牌仪式。
目前的海王集团在中国深圳、中国香港和美国共拥有3家上市公司,在形成涵盖医药产品研发、医药制造、医药商业流通和连锁零售的完整产业链后,其急需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而河南东森医药有限公司作为河南南阳医疗机构临床药品的集中配送公司,配送药品及时,药学服务措施得当,增值服务到位,药品质量可靠,深受各级医疗机构好评,成为了海王集团巩固河南力量的首要选择,新公司成立以后将进一步提升海王的医药连锁零售和批发销售额。
用南阳市长助理李中杰的话说,目前南阳开展的“阳光集中配送”是遵循新医改导向,按照商务部颁布的关于医药流通企业发展规划指导意见而实施的一项医院与医药商业新型的协作关系:通过精减渠道、优化供应链流程,从而有效地提高配送效率、降低采购成本。海王的进入,有望在南阳做好医药商业体系的同时,发挥集团总部医药产业链的综合优势,将医药零售连锁和医药工业逐步引入南阳市,通过对医药产业上下游的整合,带动南阳市医药工商业的快速发展。
就在海王河南新公司成立的前三天(即1月12日),华润河南医药有限公司也正式在郑州挂牌成立。该公司是在去年12月华润集团并购了河南第二大医药商业企业爱生医药物流公司后的基础上成立的,华润集团通过旗下的北京医药拥有新公司的控股权。
重组后,新公司注册资本金由原来的6000万元增至2亿元。此外,华润集团还将注入5亿~10亿元,通过华润河南公司继续开展在河南医药市场的重组。华润医药集团总裁李福祚表示,对于爱生医药的重组只是华润在河南市场迈出的第一步,未来还将继续扩大华润在河南的市场。目前华润河南已与多家河南当地的医药商业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据了解,华润集团的目标是,“十二五”末在河南省实现医药商业年销售额80亿~100亿元。
同日,郑州市经济开发区与华润旗下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现代医药物流中心项目也同时签约,标志着郑州市最大的现代医药物流中心即将开始建设。
而在2010年即将过去之时,国药控股也在快马加鞭地在河南“攻城略地”,抢占医药配送市场。国药控股河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药河南控股)与河南不少地级市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使其成为当地所有二级、三级医院的独家配送商。
据记者从当地流通企业获得的不完全统计数字显示,目前在河南注册登记的医药流通机构有300余家,企业规模、盈利能力、销售渠道不尽相同。特别是,由于受河南药企公有制改制较晚的影响,企业“历史包袱”过重,大多数药企经济效益一般,直至目前为止,河南地区大型的医药物流企业数量少之又少,这也为大量外来企业的进入提供了有利的历史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