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组数据可谓让企业既兴奋又倍感压力:2010年医药经营行业总体费用率为5.16%,比上年下降1.29%,而行业平均毛利率为7.09%,比上年上升0.03%,行业总体呈现降费增效的态势。随着CPI、PPI等物价指数不断上升,费用增加、成本上涨导致企业经营压力不断加大。如何在不断上涨的经营成本下,医药商业企业实现降费增效异常迫切。
医药经营企业运营过程中影响费用总水平的因素主要是物流成本、人工成本、销售费用及财务费用。其中物流成本主要包括燃油、路桥、保险等配送费用及物流托运费;人工成本主要包括人工工资、社保统筹、人员培训、绩效奖励等费用;销售费用主要包括年销返利、商业促销、临床营销等费用;财务费用主要包括财务融资费用、应收及预付资金占用以及相关税费等。
医药商业企业由于毛利低、费用大,需要在降费和增效方面寻求更多办法。总体来说就是抓销售,提升毛利;抓费用,控制成本;抓效益,提高效率;抓开源,深化节流;抓科技,创新管理。
扩大销量规模
在控制总体费用的前提下,通过扩大销量从而降低综合费用率。主要方式一是抓网络,二是抓品种。
在网络管理上,一是加强销售客户的年销协议签订,确定协议任务增长比例,适当增加协议任务量;二是加强与重点销量客户的关系沟通,通过20%的重点客户拉动80%的市场销售;三是与厂家共同配合开发二级分销商,争取更多优质二级分销资源,锁定固有销量;四是加强网络拓展和终端开发,以网络数量换取销售规模。
在品种管理上,一是加大生产厂家及品种开发,不断增加供应商,取得更多一级经销授权;二是争取中标品种的配送权,通过中标品种扩大医院网络销售份额;三是重视战略品种、销量品种、畅销品种的维护和引进,通过销量前100个品种带动40%~60%的销售;四是进行品种代理,加强流通品种、临床品种、中标品种的代理力度,与厂家共同合作扩展代理品种更大的市场空间;五是大力开发小厂家、小品种,通过品种满足率拉动终端销售。
提升毛利水平
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主要有赖两方面,一是增加经营毛利,二是开拓多种收入来源。
在增加经营毛利方面,一是除继续巩固扩大普药市场外,有计划地开发中药材、医疗器械、计生用品、日用品、原料药等特色品种销售,以高毛利板块经营提高销售利润;二是在采购中加强返利清收,全面统算采购协议返利,督促厂家返利及时兑付;三是向上游供应商争取各种营业外收入、临时政策收入等费用,减少销售成本上涨的压力。
在开拓多种收入来源方面,除了主营业务的毛利贡献外,要开发多种增值服务手段,如提供电子平台服务、第三方物流储运服务、物流信息技术服务、员工培训教育服务等,从药品经营之外取得收益。同时开发多种配套经营项目,围绕医药产业链,开设零售药房、医疗诊所等终端,或者设立药品生产、中药材加工、药用包装材料制造等生产企业,以产业上、下游相关性的发展提升综合毛利水平。
控制配送费用
随着网络的深化和扩大,配送的管理也尤为重要。主要方式一是提高配送满载率;二是优化配送路径;三是控制在途运输费用。
提高满载率,一是要加强品种促销力度,丰富品种促销技巧,积极推销在库商品,争取客户采购更多品规;二是掌握客户重点品种、起量品种的库存动态,通过加大重点品种的单次采购量获得规模配送条件。
优化配送路径一是要合理调度车辆,根据送货地点合理安排配送路线,形成运输沿线集中配送;二是在装车设计时,采用以一带多,以重点带动零散的方式,将大客户采购的货物作为基础载运量,在此基础上补充沿线周边的小客户货物,增加单车的整体满载率;三是加强对配送沿线的客户开发,形成沿线网络的集中配送。
控制在途费用,除了要加强油料管理,尽量采取集中采购、定点加油方式降低燃油成本外,还要开展第三方物流,在目的地争取一定的返程货源,通过增加运输收入来弥补配送费用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