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方案三年新增投入8500亿元的预算,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医改攻坚需要。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卫生部部长陈竺,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公室主任孙志刚,财政部副部长王军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等多部委相关负责人集体亮相,就“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相关问题答记者问,首次曝光医改投入已经超预期,三年医改新增投入将达11342亿元。
三年投入将超额完成
今年“两会”前,有机构针对医改发布了25万份问卷调查,其中有60%表示“没有感受到医改带来的变化”。然而,医改进展并未如大多数人想象的“没有感觉”,从目前已公布的数据不难发现,医改实际上已经取得了超预期的阶段性成果。
财政部副部长王军表示,2009年医改方案发布,决定用三年的时间完成医疗卫生五项重点改革,当时测算若保障改革到位,全国各级财政需要增加8500亿元的投入,其中中央财政要增加3318亿元投入。而按目前统计显示,近三年的财政卫生投入一年一个台阶,2009年超过3000亿元,2010年超4000亿元,2011年将跨过5000亿元。目前已经公布的2011年医改预算安排是5360亿元,从总量上来看,三年投入将超额完成。
另一方面,政府卫生投入增幅也已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增幅,达到医改方案要求。王军表示,事实上,从2003年开始,政府投入占整个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一直在增加,从2003年到2009年共增加了17个百分点,其中2009年的卫生总费用中的政府投入比2008年增加了2.5个百分点。2006年至2010年,中央财政用于医疗卫生支出从1421亿元增加到4745亿元。
政府投入的增加,也意味着个人负担比重的相应下降。
据财政部统计数据显示,过去三年,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补助达到460多亿元,加上对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补助,三年达到1068亿元。各级财政加大了对医疗保险制度的补助,也带动了医疗保险收入的增长。2009年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居民医疗保险增收了630亿元,去年又增收了586亿元。随着政府公共服务投入的不断增大,个人用于社会需求的支出比重明显下降,个人卫生支出占总费用的比例已从2001年的60%多降到了2009年的38.2%。
从比重上看,财政对于医疗卫生的投入占整个财政支出比重亦在逐年增长。从2008年的4.57%提高到2011年的5.35%,提高了0.78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医疗卫生支出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亦从2008年2.28%提高到2011年的3.18%,提高了0.9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3个百分点,这一比重的提高表明政府对医改投入的力度亦在逐年加强。
基本医疗保障覆盖12.6亿人群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表示,中国三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已经覆盖了超过12.6亿多人,正在向着全民医保的目标迈进。
2010年,我国的人均GDP达到了4481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分类标准,已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
随着医改进程的深入,也使中国成为基本医疗保障覆盖人口最多的国家。其中,全国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达到4.32亿,比2005年增长213.5%;新农合参合人数达到8.34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6.3%。
在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上,过去两年城镇参保人数增加1.14亿人;在提高保障水平上,2009年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总支出比2008年增加713亿元,去年又增支了737亿元;集中解决了一批突出的历史遗留问题,集中解决了800万国有关闭破产企业和其他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把其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可以说,目前我国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基药制度三条补偿渠道基本明确
与此同时,被公认是医改近期五项重点任务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基本药物制度的费用补偿已经基本明确:一是财政投入,主要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设施建设、基本运行和基本人员经费补偿等。二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经费,今年提高到人均25元,其中一部分将通过绩效考评合理补偿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门诊统筹,把过去的挂号费、诊疗费、注射费等合为一次10元左右的诊疗费,由基本医保承担其大部分。
国务院医改办公室主任孙志刚透露,目前全国已经有60%的基层医疗机构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这三条补偿渠道合在一起,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行应该能够得到保障。同时,今年将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三级医疗网络的建设,通过基层医疗体制的改革、基层医疗体系建设的加强、基层医疗队伍建设的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的服务能力会进一步增强。今年,新农合等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筹资水平还将进一步提升,因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收入也将相应增加。
(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