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诺菲巴斯德的五联疫苗潘太欣TM即将在中国上市,这将成为中国上市的第一个五联疫苗,此前葛兰素史克公司向中国市场引进了四联疫苗。业内人士分析,引进高技术的联合疫苗不仅减少了孩子的疫苗接种次数,而且将带动中国疫苗产业的发展。
到目前为止,我国婴幼儿能接种预防15种疾病的疫苗。但是国内的疫苗一般只能预防1种疾病,类似“百白破”、“麻风腮”的三联疫苗并不多见。2010年8月,葛兰素史克公司在中国新上市了“英芬四联”疫苗,可预防4种疾病,这是目前中国市场上唯一的“四联苗”。赛诺菲巴斯德公司的五联疫苗“潘太欣”已经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将于5月在中国上市。
联合疫苗是科学的艺术
联合疫苗是多种疫苗抗原联合制成的。它包括两大类,多联疫苗和多价疫苗。多联疫苗由多种病原的抗原组成,用来预防多种疾病;多价疫苗是包含同一种细菌或病毒的不同亚型或血清型的疫苗。
联合疫苗本身并不是新鲜事物。这个概念自上世纪30年代起已经产生,如今全球已有超过100个国家使用联合疫苗。联合疫苗意味着一种疫苗可预防多种疾病,使得接种总针次减少、妈妈少费力、宝宝少受罪。同时,因为减少了接种次数,就有可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机会。
赛诺菲巴斯德公司医学事务部总监舒俭德博士告诉记者,十年前,他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联合疫苗是未来发展趋势”,他说,“现在,联合疫苗已经成为现实”。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全球主要的疫苗厂商投入大量资源对以百白破为基础的联合疫苗进行研究。1948年白喉、破伤风二联混合制剂获得成功,并且与百日咳联合制成了百白破三联疫苗。1996年欧洲批准使用甲乙肝炎联合疫苗,用以同时预防甲型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此疫苗在加拿大也相继获准使用。随着科学的进步,新的疫苗在不断研发并投入了应用。目前,国外公司已经在研究六联苗、七联苗。
“这如同我们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舒俭德博士这样比喻联合疫苗。20年前,中国的疫苗产业比较落后,孩子们能适时接种疫苗已经相当了不起了。而现在,中国的计划免疫已经获得了突出成就,中国的疫苗供应已经能够满足计划免疫的需要,吃饱的需求已经解决,如何吃得更好,即减少针次,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接种效率已经成为中国疫苗市场发展的方向。要从“免疫接种”转化到“免疫艺术”,要使用最合理和最佳疫苗组合,这是科学的艺术。
十年前,舒俭德博士写了一篇“联合疫苗是未来疫苗发展趋势”的文章。十年后,联合疫苗已经成为现实。目前,国外的六联苗已经上市,七联苗也在研发中。
联合疫苗是高投入的成果
目前中国计划免疫的疫苗都是免费的,政府采购价格大约从几毛钱到十几块钱。与这些疫苗相比,新进入中国市场的四联疫苗、五联疫苗的价格相当昂贵。
联合疫苗不是“炸酱面”,舒博士表示,联合疫苗不是简单的将几种疫苗混合而成的,而是相当于研发一个新疫苗,需要解决抗原间的配伍问题,重新进行临床试验,并通过注册法规等多个程序。国际上公认的开发新型疫苗的成本是10年10亿美元。新疫苗定价不能仅仅关注工业成本,其研发投入、临床试验和注册等多种步骤的高昂成本都要考虑在内。
舒博士算了一笔账,按照现有的计划免疫程序,一个婴幼儿在两岁前要接种21针次,每个接种点医护人员每月要打750针,每个接种日打63针,1岁以前的孩子的家长平均每2周带孩子排一次队接种疫苗……计划免疫的疫苗虽然是免费疫苗,但医护人员、家长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因增加针次而可能发生的副反应也随之增加。新型联合疫苗不仅减少注射程序,减少注射针次,而且节省时间和提高效率。
疫苗的开发和广泛使用,已经在全球范围内预防了很多儿童疾病的传播。但是疫苗注射的不便以及一次次带领孩子到接种点接种疫苗给免疫计划的完成带来困扰。最理想的疫苗似乎应该在儿童一出生时立即进行免疫接种,仅需一次接种即可预防所有重要疾病。全球疫苗专家对未来儿童疫苗的六大特点进行了阐述:它应该仅需一次接种,出生后立即接种,将多种疫苗联合,有效对抗更多的疾病,并且价格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