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欧盟将对植物药生产企业的准入资格拉下闸门。“已经不可能有任何一家国内企业完成注册。”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刘张林表示。
但不容忽视的是,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植物药市场,年销售额达上百亿欧元,占世界植物药市场份额40%以上。这是否意味着,百亿欧盟市场即将对中国关上大门?
败局已定
2004年,欧盟出台的《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下称《指令》)规定所有植物药生产企业必须在2011年4月30日前完成注册,否则不允许在欧盟境内销售和使用。
来自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数据显示,2011年1-2月我国中药类产品出口欧盟的数量为4845961公斤,出口额为6039.2万美元。基于此数据估算,每年我国中药类产品出口欧盟的总额不足欧盟市场份额的4%。这个市场对于中国中药企业来说不仅庞大,而且潜力无限。
但令人沮丧的是,中国中药企业还没有来得及开发这个市场就被拒之门外了。
自2004年《指令》颁布起,在长达六年的注册时间里,中国中药企业无一突破。为扭转局面,2010年12月初,商务部、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等部门专门就《指令》提出了针对性的举措,挑选出同仁堂、佛慈制药、广州奇星三家中药企业的10个中药品种作为“先锋军”,先行注册欧盟“准入证”,但至今仍没有一家企业通过欧盟的简化注册。
“按照正常的流程,第一步的材料递交就需要一年的时间,第二步的cGMP(良好作业规范)认证一般也需要半年多——走完整个认证过程至少也需要一年半的时间。”刘张林告诉记者,现在国内在这一注册过程中进度最快的企业,也仅仅过了材料递交的阶段,根本不可能在剩下几天时间里完成后续的cGMP认证。
这就意味着,中国中药企业已经在进入欧盟的过程中全军覆没,中国中成药已经失去了世界上最大的市场。
“三座大山”
面对百亿市场的诱惑,七年的准备时间,是什么阻碍了中国中药企业进入欧盟呢?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认为,中国中药企业普遍规模小、利润薄、出口能力弱,对欧盟市场并不重视。“我国小型中药企业占到80%以上,以本地销售为主,出省的都不多,更何况出国。”而且,中国中成药出口以亚洲市场为主,尤其是日本和韩国,中国做药材粗加工,进口国家做精加工和销售。“中国药企处于产业链的最底端,也是最初级的阶段。”因此,开发欧盟市场对于中国中药企业来说略显遥远。
也有不少企业认为,欧盟的准入要求过于严苛,从而持观望态度,希望欧盟会放松监管。“这些企业认为,别的公司不做,只有自己做了认证,如果欧盟放宽标准,自己投入很大精力并不值得。”刘张林介绍说。因此,中国中药企业对欧盟市场的热情并不像外界期望的那样高涨。
第二个原因则是“天价注册成本”。
刘张林分析说,注册一种药品的成本是80万到100万人民币,而每家企业显然不止一种药物,这其中投入、产出的周期大约是8~10年,申请费用累计叠加就非常惊人。
“一家中药企业想要通过欧盟注册,就需要完成产品研发、临床检验、设备购置、验收检查、阶段审核等多个环节,其成本需要上亿元。”郭凡礼认为,对于绝大多数“身单体薄”的中国中药企业来说,这无疑是断了念想的“天价”。
与前两座“大山”相比,第三座“大山”更是让中国中药企业难以跨越。
《指令》规定,传统草药“在申请日之前至少要有30年的药用历史,其中包括在欧盟地区至少15年的使用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