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和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曾经给A股市场的医药企业带来过一波又一波的炒作热情,然而从实际执行情况看,基本药物制度推进缓慢,大大低于市场预期,医药板块的整体性炒作,也似乎偃旗息鼓。不过,在当前的弱市行情下,记者研究发现,仍有三大医药类品种存在一定的投资机会,建议投资者关注。
“业内前期对基药的推广进展预期太高了,前期看好的‘安徽模式’,因为单靠财政补贴和提高服务费用并不足以弥补基层医疗机构因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后的收入缺失,在全国进行大范围推广的难度较大,而在各省的招标中,部分地区似乎只是单方面比拼价格,即小厂完全可以淘汰正规大厂,反而成为劣币驱逐良币。”
某券商分析师告诉记者,作为新医改的重要内容之一,基药制度的实施,由于其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等四大特征及基层市场的广阔,业内前期充满热情。但从基药制度本身来讲,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期望与现实矛盾,造成了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
但从长远来看,该项目仍然按照自身的速度有序递进,因此部分基药的稳健放量仍值得期待,而基本药物目录的扩展版出炉,药物纳入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还是能够给相关的上市公司带来一定的憧憬。一年多来进展缓慢
本轮医改起始于2009年4月,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即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体系。2009年8月,国家正式启动了基本药物制度。
围绕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国家随后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比如2009年10月,发改委调整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2009年11月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2010年7月,改革药品集中招标制度;12月9日国家以“安徽模式”为主体的基本药物制度向全国范围推广;12月14日,国家出台基本药物制度补偿机制。
从基本药物运行一年多的时间看,目前我国有13个省(区、市)、2222个县实现了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但该项政策推进仍显得较为缓慢。
高额补贴是推进的软肋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表示,中央原本要求在2009年12月31日前在全国30%的政府办城市社区卫生机构和县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基本药物制度,但之后改口在2010年3月31日之前实现这一目标。基本药物制度进展缓慢有多方面原因,但主要是因为政府补贴不足。基本药物制度中,对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而对于医院因为药品“零差率销售”所受的损失应当由当地政府进行补偿,但对于一些地方财政困难的地区,所谓的“补贴”很难执行。
“以浙江的海宁为例,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医护人员卖药没有利润,海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出现9400万元经费缺口,按照新医改的方案,通过增加财政补贴和提高医疗服务价格的方式补偿这一缺口。但是实际上,上述9400万元经费缺口,海宁市财政只能够补偿500万元,省财政明显没有这个财力。”某券商机构估算,实施基本药物零差价制度形成的基层医疗机构经费缺口,若全部由省县两级财政全额补偿,浙江省县两级财政年度支出需要增加100亿元左右。尽管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浙江地方财政也负担不起这笔支出。
上述券商分析师认为,在地方政府部门看来,由于财政无力全额补偿,大幅提高医疗服务收入又做不到,强行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必然导致基层医疗机构的收入水平显著下降,或许只能通过裁减员工的办法来维持收支平衡。
为此,基层医疗机构开始实行应对措施。比如,采取和药店合营,甚至自己的医务人员合营开办药店的办法变相通过卖药受益。该分析师认为,其实这种做法在福建、浙江已经出现,如果全国范围内普遍出现这种情况,基本药物制度事实上将形同虚设。
另一方面,在前期山东省完成基药招标中,中标产品价格竟然比国家发改委零售指导价下降63.51%,而在2010年底上海市场的药店和医院常用的300多种饮片的价格大幅上调,涨价幅度为44%,对于这样的反差,从容投资姜广策日前在博客中撰文称,这基本是牺牲了产品的质量。姜广策认为,双信封制出发点是好的,但在现实中行不通,以至于最后仍是落到了比拼价格,那就是不知名小厂完全可以淘汰正规大厂,完美实现劣币驱逐良币。或向高端、高价药扩展或许也是考虑到基本药物制度(基础版)推进较为缓慢,业内原本预计在2009年11月底即将公布的基本药物扩展版也被无限期拖延,不过近期有关扩展版的讨论再次风生水起。
2009年9月公布的基本药物目录,包括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中成药共307个药品品种,其中前者有205个品种,包括阿莫西林、庆大霉素等临床用药;中成药共102个品种,包括安宫牛黄丸、板蓝根颗粒、清开灵颗粒等。卫生部此前表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从2009年9月21日起开始逐步实施该目录,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其他部分)》是目录的基本部分的扩展,将配合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尽快制定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