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永远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它决定了我们的生老病死,美丑胖瘦。那么,基因跟用药又有什么关系呢?今天就以一个畅销药--氯吡格雷(商品名为波立维或泰嘉)为例,聊一聊基因与用药的关系。
简单说来,基因的差异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所有个体差异。发展至今天,现代医药工业用严格的标准和流程为人类健康提供了一个个杰出的畅销药。不过即使是再畅销的药物,也难免众口难调。无效的抱怨以及因为副作用导致的痛苦伤害总会不绝于耳。如果事态影响较大,相关的管理部门就会发出警告。
比如,2010年3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黑框警告(用于警示药物的安全性),警示氯吡格雷的使用风险。
被贴上黑框的氯吡格雷走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还是先简单回顾下氯吡格雷的辉煌历史吧。
由于现代人越来越普遍的不良饮食习惯和不良作息规律,罹患心血管疾病的人越来越多,其中较为普遍的就是因为血小板过度激活导致的血栓反应,比如急性冠脉综合症、心绞痛等等。虽然此前,人们尝试使用老药阿司匹林改善这方面的疾病,但是人们对于更好药物的寻找从来没有停止过。与此同时,一种新的疗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血管支架术)慢慢开始流行。这种疗法可以很好的缓解冠心病的症状,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抗凝药,支架内重新出现栓塞的情况仍然很普遍,直到氯吡格雷的出现。
氯吡格雷是制药巨头赛诺菲安万特十多年前开发的一款抗血小板药物。不同于以前的药物,氯吡格雷对血小板的特异性极好,它可以很好的把血小板封锁在"失活"状态。因此,氯吡格雷用于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心血管疾病,也常用血管支架术的抗凝药,由于药效明确、毒副作用小,很快就获得市场的好评,销量节节攀升。近年更是跃升到畅销榜第二名。
然而,氯吡格雷并不是对所有中国人群都有效。原来病人服用氯吡格雷后,是否有效是由其体内的CYP2C19基因决定的,若病人的CYP2C19基因发生异常,常规剂量的氯吡咯雷无效及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也是因此,氯吡格雷遭遇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黑框警告,警告内容为"建议服用氯吡格雷的患者做CYP2C19基因检测"。"黑框"是置于处方药标识中最严重的一种警告,警示我们需要来正确使用氯吡格雷。
那么如何来正确使用氯吡格雷呢?CYP2C19基因检测可以帮忙。随着科学的发展,国内基因检测技术也得到了迅猛提高,目前国内已经有公司推出了价格合适的CYP2C19基因检测产品和技术,也在各大三甲医院得到广泛应用。
病人在服用氯吡格雷之前,若先进行CYP2C19基因的检测,然后医生根据检测结果,结合病人其他情况,调整氯吡格雷的剂量,能够使氯吡咯雷无效的风险大大降低。另外,氯吡格雷的专利期快到了对我们也会是一个好消息。合理使用的氯吡格雷反而会越来越热卖。基因信息增强了氯吡格雷的用药安全,氯吡咯雷对我们来说是非常优秀的药。
在临床实践中,如果明了了基因信息,药物无效或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基因检测将为患者提供越来越安全的用药保障。
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根据基因选择药物的实践不再会是一个幻想。
"基因导向个体化用药"的时代已经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