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药典委相关负责人在第五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相关论坛上谈到中药标准时表示:药典已不是单纯的标准概念,它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药典集中体现了我国医药发展史,体现了药品监管政策状况,体现了药品标准和质量控制的水平。因此,发展药典文化,规范标准语言,保障药品质量,维护公众用药安全有效,是中国药典的重要使命。
尽管完全实现这些愿望可能还有相当长的过程,但是这些原则都会在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得到体现。笔者以为,要实现上述原则,需要解决以下主要问题:
1.中医药理论如何体现对中成药的指导
中医药理论常用于解释中药定义,是一种习惯表达方式,但对“中医药理论指导”的进一步解释,使得中药概念愈加抽象。
事实上,用一句多数人都能够理解的解释是可以表达得很清楚的——中医药的用药原则和经验记载,凡是突破这个范围的,应该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其改变的依据和合理性。
以六味地黄方系列为例,原方出于《小儿药证直诀》,方中含有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加炼蜜为丸,每次服药材剂量(炼蜜按照常规加入量以1:1计算)约9g,每日服药材剂量9~13.5g。而现行国家药品标准收载的六味地黄方制剂有10余种,日服剂量(药材)分别是2.28g、8.83g、9g、10g和18g;不能计算、处方剂量未公布的有7种情况。在能够计算出每日服药剂量的5种情况中,也有3种情况不在六味地黄丸古方剂量记载范围,如果有证据证明某一个剂量是合理的,则应该对其余剂量进行统一。
六味地黄丸原方是全部药材打粉加入炼蜜制丸,而六味地黄方的制剂有全部药材打粉、全部药材提取、部分药材提取、部分药材蒸馏挥发油、部分药材温浸等多种加工方式,这些变化难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其改变的合理性。如果能够证明其合理性,则应该进行工艺的统一,达到药典委的修订目标,“从根本上解决和改变同品种多个标准并存、不统一和过多过滥的问题,维护系列同品种药品的质量和疗效均衡”。
另查六味地黄方的临床报道,如以六味地黄软胶囊和银杏叶片治疗2型糖尿病,六味地黄口服液联合血府逐淤胶囊治疗绝经后冠心病。有待验证的是,六味地黄所有制剂都有这些功效还是特定剂型才有?另外,此类适应症是否属于中医药著作中有关六味地黄方的记载也有待考证。
2.中医用药的基本规律为何
众所周知,中医是辨证施治,因人用药。大多数中医药书籍记载的处方为附有制法,随症加减的药味变化,实质上揭示了中医用药往往不是固定的处方,而是一种用药方案。
以银翘散为例,其中医书籍记载除了随症加减的内容外,特别强调以鲜芦根汤煎煮,香气溢出时即服,久煎则入里。而已上市的银翘方制剂,煎煮时间大多超过4小时,属于入里(清里热)而不再具有解表的功效。原方用于温病初起,已上市的银翘方制剂用于风热感冒,风热感冒是否与温病初起相同尚缺乏证据证明。
3.中药质量标准的追高与适用
辨明中药成分和作用机理也许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
标准检验项目过多增加以对照品进行含量测定的习惯,可能会在2015年版《药典》中得到改变,即用更加有效和简便的方法进行识别,以消除对照品供应不足、贵重药材资源浪费等问题。
实际上,中医药理论和经验记载的制法所得剂型,如丸剂、散剂、汤剂等,应成为现代中药剂型的检验参照物,以其薄层、光谱等作为中药制剂的参照,是符合中医药文化和医药发展史的。由于检验的物质基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作工艺,因此改变和清理不合理或没有依据的中药生产工艺,应成为2015年版《药典》中成药标准部分的重要内容。
中成药标准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已上市中成药的再评价。
首先,再评价不仅仅限于临床评价,如前所述,均不是以临床为主的再评价。其次,中成药处方固定,不能变化,但其临床应用可以体现因人、因病变化,如联合用药、阶段性用药、扩大人群用药等。若再以上市前临床研究的要求对已上市中成药进行再评价,则有悖再评价的目的与实际,除非该品种上市前没有经过系统评价,需要再对其有效性、安全性进行基本评价。
笔者相信,国家药典委员会已经充分认识到原来一些标准制定的习惯做法远滞后于中药的发展需要和要求,转变传统观念,以全新的思维,将《中国药典》作为重点,研究和创新中药标准体系建设和管理等问题,启动对已上市中成药的全面再评价,有望对中药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生物谷 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