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来,四川签订的4万项技术交易合同,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1%,产业化的不足5%。
“新药研制投资和耗时巨大,药企对于新药研制态度比较保守。”近日,在成都参加“四川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座谈会”的四川美大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祝君表示,医学基础研究应用到临床一直是个难点,高校、医院、企业之间界限分明,导致科研成果转化率低、时间长。
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取得约3万项重大科技成果,平均转化率仅为20%,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10%,而医药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更是不足8%。2001-2009年,四川省签订技术交易合同约4万项,但是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率约为11%,真正产业化的不足5%。
仿制药大行其道
统计数字显示,目前中国有3500多家通过GMP的制药企业,产品基本上是仿制药品。上百家中国新药研发机构开发的也多是仿制药。
“现在,四川省的医药科研选题偏重于技术导向,忽视市场需求,立项的市场导向性不强。”国嘉制药副总经理李敏说。
四川的医药科技成果还面临着成熟度不够、缺乏原创性等问题,“四川医药科技成果获奖项目主要集中在仿制、剂型改革、专利过期药等的研究,真正由原始创新的成果少之又少。”四川省医药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说。
政策不利创新药物研发
四川天府医药企业竞争力促进中心主任许雷表示,政策制约创新药物研发。“现行的药品定价机制,是以生产成本核算而非研发成本定价,使得企业没有合理的利益驱动。”
“开发一个新药需要10-20年的时间,研发出来的新药即便规模化生产了,但如果没有进入医保基本目录,就很难打开市场。”张祝君也表示,新药开发受政策影响较大。
业内人士也表示,医药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着投资、耗时、和风险巨大等问题,药品管理法及注册管理法使得企业不能委托加工,同质化的企业和重复建设,产业链没能建立和发展。虽然有的药企并“不差钱”,但是对于投入和产出的忧虑使得整个医药科研出现了政府专项转化资金少,企业不敢投入,金融不愿投入,科研院所和高校无钱投入的现状。
“现在四川还是缺乏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企业对科技成果的需求信息、政策信息、人才信息、相关的技术条件支持信息、中介服务信息等均有待开发和有效整合。”成都康弘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董庆说。
医药科技成果转化需要扶持
“建立不少于5000万每年的省政府医药科技成果专项资金、实行税收优惠、采用税基式优惠为主的优惠政策,侧重于税前优惠,并将税收优惠的重点放在医药科技成果转化阶段。”这是四川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战略研究课题组提出的几条具体性的建议。
董庆认为四川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也可以学习外省市的先进经验,“整合资源,将某区域作为试验田,像上海浦东新区一样,引进一家国企,一家民企,一家外企,看各药企在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这样才能针对性地想办法去解决。”
“现在很多药企专注于扩大产能,受各种因素制约,真正去开发新药的很少,要注意保护企业积极性,政府应该在新药审批、企业环境等各个环节加强对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省药监局食品专员邓蓉玲说。(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