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在“中国卫生论坛”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十二五”期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还将进一步改革体制机制,提高全民医保的保障水平。胡晓义介绍:“全民医保在‘十二五’期间的目标是:健全和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医疗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将以‘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方针,进一步扩大医保覆盖面,稳步提高并均衡医疗待遇水平,巩固完善多渠道筹资机制,改善医疗服务管理,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三大挑战
近年来,随着筹资增加,医保待遇水平也显着提高,城乡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迅速提高,过去3年中央财政安排509亿元转向补助资金,支持各地多渠道筹资渠道,解决很多关停并转企业职工的医保问题。
在住院报销方面,职工医保政策范围内统筹基金的支付比例达75%。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支出比例达到60%,今年将进一步争取达到70%,目前已经有80%的地区实现了门诊统筹。
此外,医保服务网络已经基本建立。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和新农合经办机构使医保管理机构延伸到街道、社区和乡村。全国共有9.2万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另有定点零售药店11.5万家,基层医疗机构占定点机构的77%。
作为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巨大成就,全民医保制度也在“十二五”期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胡晓义表示,“十二五”期间医疗保障体系建设面临着以下新情况:
一是从经济发展的水平看,我国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十二五”末预计将超过6000美元。这一期间,人民群众对健康价值的要求提升,医疗需求更加旺盛,社会矛盾集中凸显,要求社保部门进一步完善医保政策,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二是从社会结构变化来看,城镇化趋势增强,城镇常住人口超过农村人口,60岁以上老人数量在飞速增加,城镇化和老龄化更需要医疗统筹,同时要求医保对老龄化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在费用精算基础上作出更科学的调整和扩充。
三是“十二五”时期,医药路径改革将进入深水区。比如人事管理、县乡村网络的体系。基本药物、公立医院,无一不触及深层次矛盾。医保基金已经越来越成为主要的筹资方和支付方。在深化医药卫生体系的过程中,应促进创新体制机制的作用,既促进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也合理控制医疗服务成本,减轻人民群众的费用负担。
面对我国社会经济形势变化带来的挑战,胡晓义指出:“《社会保险法》正式推进,为医疗保障制度的推进提供了制度保障。”
体制改革打基础
下一步,为了推进全民医保制度的发展,人保部将在医保管理的体制机制方面开展改革。
据胡晓义介绍:“人保部将加快医保经办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实现与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对接,使得医疗费用实现即时结算。福建、江苏等八省实现了省内异地就医的即时结算,医疗保险报销跑腿和垫支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初步探索出医疗服务的科学管理机制。不断提高统筹层次、增强基金供给能力,今年将全面实现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的地市级统筹,加强基金管理,实现医疗保险基金的收入预算管理,提高医保基金支付比例,引导群众到基层就医。
加快改革付费方式,推行按病种、按人头、总额预付相结合的支付方式,完善医疗保险定点协议管理,实行分级管理,把管理从医疗机构向医生延伸。提高医疗保险基金的使用效率,调动医疗机构的积极性,最终使人民群众得到实惠。”
在此基础上,人保部也把医疗保险的重点向基层倾斜。据胡晓义介绍:“全民医保将主要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资源,重点减轻常见病、多发病的费用负担。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已经在全国实施,基药销售全部实行零差率,主要解决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问题,在满足用药需求的同时,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