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获得者阿龙·切哈诺沃领衔的南京大学化学与生物医药科学研究所,于11月11日签约落户栖霞区江苏生命科技创新园。研究所下设“诺贝尔奖获得者工作室”及化学生物学、生物材料、药物设计等多个研究开发平台。南京大学医学院院长高千领衔的南京大学转化医学创新实验中心同时落户。目前,江苏生命科技创新园已引进了10多个生物医药创业创新团队,集聚了1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两名国家“千人计划”人才和30多名博士等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
“全市生物医药产业,栖霞占一半的份额。我们能引进这么多高层次创业创新团队,深层次原因在于园区有一个独特的公共服务平台和人才引进模式。”江苏生命科技创新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窦立华说,园区和南京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共建药学理化测试中心等4个公共服务平台,共建药物合成技术中心等多个专业技术服务平台,打通了政产学研合作瓶颈;加之高校创新人才可以到园区创业、园区创业人才可以到高校任教的人才引进模式,让园区的“人才引领,科技创业”有了实实在在的载体。
据介绍,今年5月,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在南京大学建立化学与生物医药科学研究所并担任所长。近日,研究所与江苏生命科技创新园签订入驻协议,准备在园区建设一个高水平的设计生命科学、药学、基础医学的跨学科平台,以有机化学为工具,探讨病理过程,并通过这个过程发明新的药物。
“在江苏生命科技创新园,我们的研究所与南京大学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的生物医药项目在同一栋楼上,校际之间的学术交流和临床研究很方便。加上栖霞及南京地区药企多,我们的成果会很容易得到转化。”研究所执行所长、国家“千人计划”获得者、美国德克萨斯理工大学终身教授李桂根说,研究所除了在园区设立“诺贝尔奖获得者工作室”等研发平台外,还将建立一个与美国同样水平的药物筛选平台,为高校生物医药研究和药企药品开发提供世界水准的公共服务。
南京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处副处长狄留庆教授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入驻园区项目——江苏省中药高效给药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同时担任园区管委会副主任。他说,园区开始建设时,就着力打造一个公共服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由公共服务平台和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两部分组成。其中公共服务平台下设药学理化测试中心、医学生物学检测中心等,这些中心由园区购置大型仪器设备,并将高校的相关设备纳入进来,免费提供给学校及药企使用;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主要是将高校现有的一些专业研究中心引入园区,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服务。而园区的人才引进模式更独特,高校引进的创新人才到园区创业创新,人事关系留在高校并由高校保证其待遇;企业中的创业创新人才可以到高校任职担任特聘教授。
“我们还根据生物医药产业的特点,为他们营造舒适的创业创新空间。”窦立华表示,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全按生物医药产业需求来设计和建设,还专门配套建设了640套人才公寓。“阿龙就喜欢这里,因为他可以和学生在一起工作、生活。”(生物谷Bioon.com)
Biosimilar&FOB China 2011---生物仿制药高峰论坛 2011年11月25日 上海
生物谷、中国生物工程杂志社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