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最大的原料药供应商,我国在即将过去的2011年仍面临量大价低的窘境。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以下简称“医保商会”)有关人士称,目前,西药原料药在我国药品贸易中所占比重最大,达60.55%,但价格却有所下滑。此外,不断增加的西药原料药产能也意味着我国一直处在全球制药生态链低端。
数字显示,截至9月初,今年我国西药类原料药出口量达到了402万吨,同比增长了32.87%,但是出口价却同比下降了3.05%。量大价低已成为我国原料药出口通病。医保商会指出,虽然“薄利多销”也不失为一种销售手段,但是,这种以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为代价的初级原料药生产所带来的间接损失却是难以估量的。长此以往,不仅对整个我国药品进出口市场造成危害,同时还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存环境。
另据了解,现在,我国西药类原料药出口依然集中于以印度为代表的亚洲市场,其次为欧洲和北美洲。值得注意的是,自印度对其国内制药工业采取积极的政策以来,其制药行业发展速度飞快,已经被全世界公认为知识导向型行业,并极具国际竞争力。“在印度制药工业迅猛发展之时,依旧靠生产大量原料药的中国则一直处于全球制药生态链低端。这一状况颇令人担忧。”一位业内专家称。(生物谷Bioon.com)
>>延伸阅读:原料药需要“两高一剩”新环境
>>延伸阅读:中国原料药发展现状及趋势
>>延伸阅读:中国几大原料药国际出口市场形势各异
>>延伸阅读:我国原料药出口价格优势渐失 现状呈现新的趋势
>>延伸阅读:专利药到期利于我原料药出口
>>延伸阅读:2011年我国原料药出口将继续高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