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2011年,是中国生物产业茁壮“成长”的一年。在这一年中,生物产业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一系列政策、规划相继出台,一些关键技术得到突破,一些新产品推向市场,一些制约产业发展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一个有利于生物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正在形成……
在过去一年中,我们围绕产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展开了持续、深入的报道。现在,我们从政策、技术、项目、金融、基地5个方面梳理出2011年中国生物产业发展脉络。
政策:新版药品GMP实施
2011年2月12日,卫生部正式对外发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简称新版GMP),并宣布自3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版药品GMP修订的主要特点:一是加强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大幅提高对企业质量管理软件方面的要求;二是全面强化了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三是细化了操作规程、生产记录等文件管理规定,增加了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四是进一步完善了药品安全保障措施。自2011年3月1日起,新建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生产企业新建(改、扩建)车间应符合新版GMP的要求。现有药品生产企业将给予不超过5年的过渡期,并依据产品风险程度,按类别分阶段达到新版GMP的要求。
种业新政:科研院所撤出商业化育种
2011年4月18日,《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正式出台。《意见》指出,目前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商业化的农作物种业科研体制机制尚未建立,科研与生产脱节,育种方法、技术和模式落后,创新能力不强;种子市场准入门槛低,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研发能力弱,育种资源和人才不足,竞争力不强;供种保障政策不健全,良种繁育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较低。《意见》提出,要推动科研院所、高校逐渐脱离商业化育种,做强、做大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种业企业,鼓励行业兼并重组,力图改变种子企业多、小、弱的局面。
鼓励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1年8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意见》强调,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力量。要加快清理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领域的准入条件,除必须达到节能环保要求和按法律法规取得相关资质外,不得针对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在注册资本、投资金额、投资强度、产能规模、土地供应、采购投标等方面设置门槛。
鼓励生物产业“走出去”
2011年10月20日,商务部、发改委、科技部等10部委发布了《关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国际化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然选择,要把国际化作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支持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等国内企业兼并重组,培育大型跨国经营集团;鼓励企业承接国际医药研发和生产外包;支持有条件的生物医药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投资和合作;通过对外援助等多种方式,带动生物育种企业开展跨国经营。
技术
合成生物学带来新曙光
合成生物学2011年取得令人瞩目的进展。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Jay Keasling教授通过人工方法合成各种基因,然后将其组装成一条“生产线”放入一个微生物体内,使得这个微生物合成出烷烃、脂肪酸酯等一系列可用作航空燃料的产品。文特尔(Venter)研究所正把一个制造乙醇的微生物跟利用纤维素的微生物进行合成,使得新的微生物能直接利用纤维素生产乙醇。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陈国强已经合成出一系列具有不同特征的新材料。2011年,“973”计划部署两个合成生物学项目,分别由中科院院士赵国屏、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冯雁担任首席科学家。每个项目研发经费为500万美元。科技部印发的《“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提出,将要建立合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新酵母让生物燃料更经济
以木质纤维素作为原料的第二代生物燃料备受关注。但是木质纤维素要变成液体燃料,需要先进行水解,其水解产物——葡萄糖和木糖高效利用是当前难题之一。原因在于,在葡萄糖和木糖共存的条件下,多数微生物优先利用葡萄糖,造成木糖利用效率低甚至利用不完全。因此,获得能够同步且高效利用葡萄糖和木糖的菌株对于提高该过程的经济性至关重要。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赵宗保研究小组首次发现一株能够同步利用葡萄糖和木糖积累油脂的酵母——皮状丝孢酵母Trichosporon cutaneum AS2.571,油脂含量约为50%。
项目
抗击致病性流感
我国已作好药物储备
“达菲”被视为预防流感的特效药,世界各国纷纷开始加紧对“达菲”原料药的储备。而从八角中提取的莽草酸正是该药物的主要有效成分。
为保障我国生产“达菲”有基本的原料莽草酸,做到一旦疫情暴发,我国及世界卫生组织能够有足够的药物储备,北京绿色金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承担了国家“抗禽流感药物达菲原料-SA200吨扩产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目前已成功实现年产莽草酸200吨的产业化目标。由于生产200吨SA需要8000吨八角,因此也带动了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市八角主产区的农民增加收益1亿元,带动八角种植业扩大种植面积1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