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新药创制是制药企业发展的命脉,更是一个国家在疾病管控方面的体现。随着中国医药市场的不断扩大,中国医药市场规模增长数据正如预期的由大国医药市场向世界第一规模的医药消费王国迈进。
然而在制药企业赚得千万、亿元背后却发现,收益中的一大部分却是用来做了国际制药企业的专利上,当医药行业意识到,处方药市场绝对优势被外资企业所拥有,民族医药工业仿制药利润趋向于零时,国际制药企业早已赚得盆满钵满。
十五年前,随着凯维斯、药明康德等专门的药品研发公司陆续起步,曾经给民族医药技术占领世界前沿阵地的梦想带来希望。然而,就在这几年医药行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凯维斯等国内的一些大型医药研发机构,不断的被国际制药企业收购,中国医药研发走向了新一轮的低谷。
医药研发需要动力,然而在中国市场中,这种动力被广大的仿制药所冲淡,并被国际制药企业的诸多新产品所覆盖。随着竞争的加剧,仿制药的成长动力在日益缩小,医疗领域对创新技术的需求欲望与日俱增;治疗新技术正在推动市场,逐渐抛弃众多仿制药企业。
不断扩大的市场给拥有新技术的跨国医药巨头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大,当然相应的利润也不断流向跨国巨头,为跨国巨头研发新药不断注入更加充沛的资源。相反,国内医药企业的研发动力在进一步枯竭。
目前中国医药研发行业并不缺乏资源,但是行业中所充斥的资金分散、人才分散、研发目标普遍不高等问题,成为了折磨中国医药研发的一大类问题。同时,中国医药研发市场所受政策影响颇大,本就缺乏政策支持的医药研发,在医保、招投标、处方影响等规则制约下,新药市场化显得极不容易。
中国的医药研发企业投入国际制药企业的怀抱,让人觉得些许落寞与同情,为了企业的发展,为了研发方面能够继续保持,诸多医药研发机构走上了不得不走的路。然而在未来,如果尚未有政策能够很好的扶持下去,中国医药研发行业甚至于医药产业的发展,都足以让人用怀疑的眼光来看待。
生物医药成为“十二五规划”中的一个重点建设项目,医药行业的若干规划都将技术创新提到新的高度,上百亿的医药技术创新扶持资金被列入预算,各地政府大力兴建医药工业园,国有医药企业纷纷制定了医药技术创新发展规划,众多上市公司都将药品研发上升到战略层面。如何分配好资源,如何做到医药研发行业的大集约化,如何鼓励专业的医药研发人员,如何从国家的战略角度看待医药研发问题,还是有待政策扶持以及管理者的考量的。(生物谷Bioon.com)
相关阅读:
中国生物仿制药行业CRO
CRO:一体化时代
中国首家临床CRO公司被收购
第三届生物仿制药高峰论坛 | 2013生物制药工程论坛 2013年5月15-16日 中国上海
临床POCT与生物应急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2013年4月9-10日 中国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