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多个省区市的血液储备纷纷告急。据报道,最严重的时候,云南昆明血液中心血液库存不足2万毫升,是应达库存的1/20。在北京,各大医院“缺血”情况几年来一直存在,用血量较大的手术多需患者家属“互助献血”。首都献血服务网近日滚动播出的“血情提示”显示,A型、B型和AB型3种血型红细胞均需要“紧急献血”。
无偿献血是个对己对他人都有利的好事,再则从总体上来说,身体正常者多,用血者少,只要正常的进行献血,不应该出现大面积的“血荒”,而从目前看:我国人口献血率只有8.7‰,低于世界高收入国家的45.4‰和中等收入国家的10.1‰,离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10‰也有一定的差距。是什么原因如此大的差距?
问题在于运行机制,从目前看,献血归献血,用血归用血,献血是无偿的,而用血是有偿的,当然其中血站的经营和医院的治病需要成本,但是成本是多少,有无将无偿血有偿使用,借此牟利?不透明。再则,献血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献,而用血只能在献血地用,这对于本地固定的人群来说不是个问题,而如今献血的人,主力是学生、军人、打工者,而这些主要献血者都处于不固定状态,今天在这,明天在那,自愿献血很难得到使用,这必然影响了献血者的积极性。另外,献血容易用血难,想要用血,得层层签字盖章,所花费的精力时间让人失去耐心,成本比有偿用血还贵,更让人感到困惑。
助人为乐,帮助他人是我国的传统,出现“血荒”不能怪人,而应该从机制上入手改进,一是要建立透明的献血机制,血的成本是多少,用在那,要公示公布;二是要实行献血“一卡通”,建立统一的献血系统,不论在那献血,不受区域的界线,凭卡就能使用血;三是简化用血程序,减少中间环节,实行网上鉴定,或者将个人献血与医保卡相统一,给予优先。
无偿献血是好事,要将这一好事办好,不能只是怨天尤人,应该多想想办法,多找找差距,在体制机制上下力。解决好公众的信任荒,才是解决“血荒”的源头。(生物谷Bioon.com)
更多相关阅读:
卫生部鼓励设置审批单采血浆站缓解“血荒”
华兰生物原料血浆供应不足
中国生物制品宣布贵州两家血浆收集站通过检测
第三届生物仿制药高峰论坛 | 2013生物制药工程论坛 2013年5月15-16日 中国上海
临床POCT与生物应急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2013年4月9-10日 中国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