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发布,在药品定价与价格动态管理机制、药品集中采购机制、基本医疗保障费用支付方式等方面有望得到完善。”
去年4月,重庆市40家基本药物生产企业和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签订《药品质量承诺书》,各企业作出书面承诺:严格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组织生产,全面实施质量受权人制度,对基本药物生产实施全面电子监管,诚实守信,切实保障药品生产质量和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然而,一纸《药品质量承诺书》并不能把医药工业所应履行的产业使命尽揽其中。随着《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下称《规划》)发布,在药品定价与价格动态管理机制、药品集中采购机制、基本医疗保障费用支付方式等方面都有望得到完善。倘若说目前基药产业所遭遇的困境只是暂时性的,企业又该如何兑现产业承诺,让基药的正常供应和质量升级持续而不间歇?
质量之本 不求其次
关于“完善基本药物生产供应保障模式”,《规划》明确规定对用量小、企业生产不经济的品种,研究采用定点生产方式集中生产,保障供应。对用量不确定、企业不常生产的品种,加快建立常态化基本药物储备。
去年秋天,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突然传出在北京、浙江、四川等地大范围紧缺,全国上下的目光顿时聚焦于这种心脏外科手术必备药的唯一供应商——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 (下称第一生化)的身上。
据查,全国共3家企业持有鱼精蛋白的生产批文,除第一生化外,另2家企业已于两三年前就中止对该品种的生产。第一生化副总经理孙忠达曾表示,鱼精蛋白的生产一直徘徊在亏损边缘,近20年未变的价格以及日渐缩小的市场,都令该品种的供应岌岌可危。
2010年,第一生化共生产销售鱼精蛋白120万支,平均每月10万支,但去年头8个月,企业合共投放的数量却只有20万支。尽管第一生化方面表示,造成鱼精蛋白短缺的直接原因是新原料还处于质量稳定性考察期,但却顺带牵出除经典廉价老药外,部分中标企业也因无利可图而不愿供应的情况。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指出,在当前质量与成本的较量中,企业往往只能作极端的选择,要么拿定主张,不管品种毛利多微,都坚持药品质量不动摇,要么被生产成本压迫得喘不过气,无奈停产价格成本倒挂、竞争优势不明显的品种。
2010年,山东、江西、黑龙江、辽宁等大部分省份率先完成新一轮基本药物招标采购,药品价格大幅下降,与前一轮药品采购价相比,平均降幅为30%左右。据发改委相关统计显示,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以来,江苏省使用的基本药物与国家零售指导价格相比,平均降幅达40%,而这一指标在甘肃省高达51.45%。
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顾问祝匡善表示,低价中标、新版GMP的执行、原料和人力成本上涨等因素都对基药产业构成一定影响,他认为,成本是与企业规模相挂钩的,但在药品价格上却没有显示出很好的区分度来,难以体现不同企业投入的价值。
“医药工业要提高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是大趋势,但大型企业中标后引发的种种问题应引起思考。毕竟,这与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搞集中化生产的初衷相违背。”祝匡善说。第一生化的负责人此前也表示,鱼精蛋白这种廉价药在总销售中只占很小的比例,如果单单生产接近“地板价”的鱼精蛋白肯定无法维持企业运作。
然而药品终归是药品,只要有需求,药企都应从质量安全出发,第一生化重新对新原料进行技术攻关投入就是例证。
围城之下 坚守有道
在当前基药招标与营销过程中,拼的是企业实力和智慧。进入基药目录后,由于管理水平低下或营销渠道选择失误造成的运营成本高企、药品断供现象同样令人唏嘘。为此,在紧贴政策走势的同时,产业自身还要积极寻求让基药质量持续增长的支点。
从《规划》中不难看出,国家对基药生产赋予更高的期望值与职责。《规划》指出,“提高基本药物生产技术水平,支持基本药物生产企业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推广应用新技术和新装备,加快实施新版GMP 改造,稳步提高产品质量,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加强基本药物生产供应监测。完善基本药物生产统计制度,及时掌握生产动态”。
此外,资源约束下的生产方式转变,在重大疾病和多发性疾病领域的化学制剂工艺优化、中成药名优产品的二次开发等都在“倒逼”基药“增值”的潜力。虽然目前业内更强调基药的招采标价格,但坚守下来的企业都十分注重基药实力的培养和挖潜。
“既要关注基药产品的市场情况,又要在一些日常工作中强化管理,如产品研发分析、产品盈利水平分析、产品成本再核算、基药产品和非基药产品能否做到优势互补等。”亿利北京天然药业集团副总经理王高俊表示,控制营销成本是保证医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
王高俊认为,政策落地后,企业最应琢磨如何用“组合拳”化解被动局面。“企业可从研发、物流、营销三个方面进行系统整顿。具体来讲,投入市场的品种一定要有潜力,闲置的生产批文要尽快整合成现金流,变成可流动资产,甚至可以用来置换有潜力的品种,以确保市场张力。另外,尽可能细化物流与营销工作的管理,以减轻成本压力。”王高俊如是分析。
也有企业结合国家基药目前的执行现状及长远战略,另辟蹊径,打造民族仿制药品牌。概念上的品牌仿制药不仅质量上乘、安全可靠,在“同质化”严重的仿制药竞争中易于拉开质量层次,而且价格相对合理,在预算有限的医疗保障体系内,往往成为替代原研药的最佳选择。
据了解,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将以打造中国仿制药品牌骨干企业作为“十二五”时期的核心战略目标,为支持和满足国民对基本药物的增长需求,通过覆盖更多的大治疗领域,形成“集群式”仿制药品种,并以品牌创新提升同类产品的竞争门槛。
从品牌和质量中深挖产品附加值,并以此作为基药保障供应体系和新药研发、创新的承载点,正是这条“高端”路线的出众之处。
今年适逢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三年一调整的契机,卫生部部长陈竺曾表示,将考虑把一部分疗效好的国产新药纳入基药目录中,这与中国医药经济向注重产品质量缓慢转型的意识不无关系。以化学药为例,《规划》明确列出鼓励制剂开发的重点应用领域及生产技术,这类适应临床需求的新药研发将有望在“十二五”时期获得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生物谷Bioon.com)
更多相关阅读:
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发布
《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
西藏实施药品质量受权人制度
产品质量受权人制度进行时
云南药品质量受权人制取得阶段性成效
第三届生物仿制药高峰论坛 | 2013生物制药工程论坛 2013年5月15-16日 中国上海
临床POCT与生物应急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2013年4月9-10日 中国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