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和政策环境,并没有削减国内医药产业追求快速增长的热情。而这种动力,在业内人士看来,很大程度得益于现在正在开展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近日,工信部消费品司医药处处长李宏表示,本次医改规划对医药产业明确提出了质量优先、价格合理的要求。“得到利好政策鼓励和扶持的同时,政府提出的要求同样不能被忽视。”
警惕企业迎合以药养医
“从整个医药产业的政策发展来看,近年可能会对产业有一些实质性的鼓励。”李宏介绍,在医药行业内,企业关心的是药价问题,社会关心的是医保问题。政府则需要在两者之间平衡,在保持药价平稳的情况下,逐步对医保进行调整。
以药养医可以被看做医院筹资的模式,往往能占到医院收入的40%~70%。“以药养医这些年发展下来形成了三甲医院越来越大,人员设备优势越来越大,病人数量越来越多,所有医疗资源都向大城市涌入。”李宏表示,如果以药养医成为医院的筹资机制、药品成为投资载体,对于制药企业来说就意味着合格、价高但无效或低效的药好卖,这是值得警惕的现状。
一味迎合医院去生产药品,当制药企业产能过剩时,往往会遇到用药需求大幅下降的情况,企业应该怎么办?李宏对药企提出了反问,并表示,随着医改的深入,医药行业会有重大调整,企业应该多想想自身以及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有望平稳增长
有报道称,业内普遍认为今年宏观经济对医药经济增长偏于不利。当前欧洲国家在债务危机问题上难以自拔,为全球经济增长蒙上一层浓厚的阴影。全球经济不景气或将导致一些国家压缩医疗费用,这将与人民币升值和反倾销等因素共同影响我国今年的药品出口形势。
在政策层面上,随着不确定因素的增加,预计今年医药行业将不再是单纯的“蜜月期”,而是“迷雾期”。业内人士指出,随着8500亿元新医改投入被宣布超额,未来医改投入的增速可能会放缓,这或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今年医药经济的增长。
但还有很多业内人士认为,今年的行业前景将一片大好。今年1月4日,科技部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生物技术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涵盖生物医药在内的人才培养计划。这对目前人才资源极度匮乏的医药产业形成了极大助力。
尽管医药行业今年所面临的经济、政策环境多变,消费升级的驱动因素仍存在。伴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慢病患者日渐增多,全民医保支付能力不断提高,医药行业可能增速放缓,全年实现较快的平稳增长仍有保障。
有专家认为,去年底以来相继出台的一批行业相关的“十二五”规划,也会对医药行业的中长期发展产生持续利好作用。
构筑抗风险堤坝
此前的第六十五次世界卫生大会研发筹措协调报告中提出,全球在药品创新上的成本越来越高,以至于使用方不能支付。李宏介绍,由于支付费用太高,多年前美国的医院和保险公司开始限制新技术进入临床。连业内人士都难以判断,欧美跨国公司的研发模式还能走多久。
但我国的药品监管,从研发生产到使用销售,都是按欧美构架设置的。中国药企的创新路应该怎么走,可谓到了关键时刻。
“医药行业需要创新来驱动,没有创新企业就没有办法发展,老模式已经很难走下去了,那么新的模式在哪里?”李宏认为,产业的创新模式问题以后会衍生成一个国际化问题,国内药企现在应该换一种思路,要用更加国际化、更加超前的思路去考虑创新的问题。
很多企业认为,企业做大后抗风险能力也会相应增强。而“毒胶囊”事件却让这些企业如梦方醒。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公布了200多家不合格的企业,并表示以后还将定期抽查,公布不合格名单,让行业环境得到净化。李宏介绍,目前国内药企规模达到1700多家,企业的想法和规定都不尽相同。“企业发展应恪守原则,通过法律的监督,清除行业的害群之马,让企业健康发展。不能把医药行业当成淘金胜地。”(生物谷Bioon.com)
>>相关阅读
医药产业转型升级
2012年生物医药行业政策变数依旧
未来生物医药产业将实现三大集聚
借政策利好 生物医药中外合作风生水起
第四届中英癌症生物学前沿研讨会暨CDDIS-中国上海研讨会 2013年5月8-9日 中国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