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仿佛研发定位的生命线",一位出席2012年4月14日在上海举行的"PHARMA VISION 2012--全球制药视野·中国高峰论坛"的中小医药企业代表,在讨论"利用智能信息帮助项目筛选"时感叹。
这个看似平淡的观点,却引起与会专家的注意:在中国很多大型药企还徘徊在是否要大力投入"新药研发","利用智能信息提升药研效率"的决策岔口,中小型药企已经暗潮涌动--开始致力于通过挖掘研发信息抢占竞争优势。其实,无论规模大小,中国药企在国家立挺"自主创新"的产业背景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项目选型的抉择,药物定位与再定位的发展瓶颈,"如何提升内在核心竞争力" 是他们面临的共同难题。
"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沙里淘金,认知超负荷 ;要面对大量相关信息时,决策者面临困惑。" 这是很多进行项目选型和研发定位的决策者共同的感叹,医药情报的价值也由此更加突显出来。
众多专家针对医药情报在药物研发中的作用分别作了报告,比如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蒋华良教授作了《老药新用--论医药研发情报系统的重要作用》的报告;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院长/研究员沈竞康教授讨论了《我国药物创新的机遇和挑战--药物研发情报系统的作用和意义》;澳门特别行政区科技基金会科学顾问邓炳初博士则就新药研发的管理作了报告--《新药资讯:项目立项,启动和管理》;汤森路透科学与解决方案顾问李寅就《智能信息情报助力医药项目筛选》作了演讲。此外资深知识产权信息检索与分析专家,原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出版社发展规划处处长孙艳玲、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物信息学副总监梅红康博士、挪威雅赛利制药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赵磊先生、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中国区总裁刘煜博士、汤森路透高级科学解决方案专家Ally Perlina女士均为大会作精彩报告。沈竞康教授任大会主席。
药业趋势和行业发展机遇
汤森路透生命科学专业服务总监John Cole在演讲中概述了全球药业公司面临的挑战。对全球药业公司而言,生产安全、高效新药的压力增大。所以,药物研发引领了药业的创新和改变。如今,药业发展趋势可归纳为:全球业务模块向"准确给药"转移;更加注重药物研发的效率和创新性;新兴市场不断产生;针对医药企业的法规框架逐步完善。
根据对2000年至2010年的数据监测:全球药业销售额保持稳步增长,从2000年到2010年增加了1.5倍;药物研发的支出虽然总体逐年上升,但是在2008年达到顶峰之后开始下降;药物研发时间略有上升;新分子实体(NME)的产出波动较大,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
图1:2000-2010年之间全球药业销售额、药物研发支出、药物研发时间、新分子实体(NME)的产量
另外,以下趋势将对医药行业研发发展的机遇产生重大影响:首先,虚拟研发规模的不断扩大;其次,技术不断改进(比如: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建模与模拟技术和智能药物技术等);第三,治疗模式改变--治疗与保健之间的界限融合,家庭护理水平提高,以及借助工具提高治疗的兼容性和持久性,从而最大发挥药物潜力的趋势;第四,跨行业从业企业的出现,如:谷歌、通用电气医疗集团、微软、沃尔玛、三星以及一些通信公司等进入医药领域。因此,医药行业的传统企业应积极、正确应对,并寻求与之合作的可能性和途径。
此外,John Cole还提到:根据医药行业的现状、态势和特点,医药行业企业应不断将目光转移到成长型市场,如拉美、中国、印度、韩国。在北美、欧洲和日本这些传统的强势市场,近年来,药物销售增长趋缓;很多大药厂研发基地相继关闭,研发模式发生改变;众多药物研发与生物技术研发被合并;很多药业公司面临专利悬崖(指大量重磅炸级药物专利保护过期)的威胁。和欧美日相比,虽然亚洲国家,如中国、韩国和印度,药物科研资金得以增加,外包到该地区的药物研发项目也有所增加,但是新兴成长型市场也面临法律法规要求严厉、药物研发和市场拓展中的知识产权挑战等问题。
图2:全球对中国制药企业的投资
面对上述的一些挑战,汤森路透致力于与制药行业精诚合作,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致力于提高药业产品的科技含量;聚焦核心的创新活动,增加外围的外包项目;扩大在成长型市场的规模;应对知识产权挑战;管理并优化产品组合。
在药物开发生命周期中每个环节,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的智能信息和服务都能为信息使用者和决策者提供深度支持。在早期发现/筛选、临床前研究、I-III期临床、报批、发布上市、仿制药等各阶段,汤森路透能提供从化学、基因序列到生物标记物,从知识产权到法规情报信息等系列信息和分析。凭借对强大数据库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融入专家咨询意见,汤森路透为使用者提供完善的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