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便于使用,并且减少使用时的冻融次数,建议同一脏器同一类型样本的不同份数,存入不同的冻存盒。
建议预先规划冻存盒的存放位置,在冻存盒放入卧式整理冰箱之前,已经预先贴好了标签,其中包含脏器名称,样本类型和位置编号。等冻存盒存满后,可另贴一个标签注明内部的冻存管的流水编号起止。
5. 在卧式整理冰箱里任一病种的冻存盒存满后,转移到预先规划好位置的供长期存储的立式-80度超低温冰箱(如不同层架规划给不同的脏器),将冻存盒进行转移的时候,通过对冻存盒条形码的扫描,实现软件上的同步的位置搬移。
三. 信息关联部分
6. 样本的个体信息关联导入:
样本的个体信息,可以在以上第2 第3 点制作标签的环节通过HIS 关联直接导入。如果无法实现HIS 接口的导入,可以通过定期用EXCEL 格式转导入。
通过住院号或者病理号,从医院信息系统(HIS)里将样本个体来源对应的信息(基本信息,病史,病程,诊断信息,病理信息,检验信息,治疗信息,电子病例信息等)以 “.xls” (EXCEL文件格式)导出,然后将相关信息导入到冻存管理软件,通过住院号将冻存管上的编号和样本个体来源的信息进行关联。
7. 将样本的后期管理信息录入系统。可通过直接登记或者接口导入的方法,在冻存管理软件上录入样本的关联信息,如治疗结果,家系资料,流行病学资料,随访资料等。
8. 组织/血液样本的匹配:在冻存管理系统中设置关联栏目,如就诊卡号,住院号或身份证号等,如果某例样本既有血液又有组织,则系统自动匹配样本,建立信息关联并提示匹配样本数量。
四. 出库管理和日常操作部分
9. 样本的使用和管理中的几个细节
1) 通过冻存管理软件,进行各种预定条件的查询,统计,分析和出入库管理。
2) 在冰箱中的样本盒内空位较多时,计算机主界面上用不同颜色显示对应冻存盒的存储空置情况,可对对应冻存盒进行并位管理,整理出空的位置可供新的样本存入。
3) 出库时,通过条形码扫描实现快速信息处理。
4) 设立账号层级权限,对样本设置重要性权限级别,对样本的某些信息字段也设置权限级别。权限除了操作功能限定,还和样本重要性级别挂钩。例如:现场取材账户只能制作标签和录入取材基本信息;样本管理人员可以查询样本的信息并进行入库操作,也可执行出库,;样本库主管账号可统计分析样本库信息,并审批出库;授权的访问账号可以查询得知库内现有的符合某些对应基本信息的样本数量,或者看到样本基本信息,却无法看到姓名等隐私字段。
10. 样本库标识建议
在冰箱外门上贴上磁性冻存架模拟标识,并在对应的空格位置上填写冻存盒的信息。例如冻存盒内样本名称,冻存盒编号,冻存盒内样本编号起止等。
这样,在打开冰箱门之前,对内部的样本基本情况也能一目了然。
注:【根据某些样本最终的实验要求,可能需要设计不同的存储流程,比如有些需要做蛋白实验的样
本,直接存入液氮罐或者-150 度冰箱保存,不经过整理冰箱这个环节;又比如对需要做细胞和组织培养的样本,为保证样本的质量,需要先存入-40 度冰箱后再转入-80 再存入-150 度超低温冰箱,或者采用程序冷冻仪进行冷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