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奶粉风波不断,“三聚氰胺”毒奶粉的阴影还没散去,又出现“激素奶粉”。很多人质疑,我们为什么就一小袋奶粉都管不住呢?到底是什么导致的问题?到底是质检部门的问题,还是厂家的不负责任?为什么这些问题都要用一个个小生命去承担?难道女人生孩子,是为检验奶粉的吗?
事件回顾:圣元奶粉性早熟风波
各地婴儿性早熟案例 武汉三名女婴、江西省奉新县10个月女婴、山东省临沂市8个月女婴出现早熟症状,另有广东湛江3个月男婴雌激素检测超标,他们均自出生就喝圣元奶粉”。详细
女婴性早熟,危害甚大
医学专家认为,性早熟主要给孩子造成个头偏矮、内分泌紊乱和自卑心理等三大伤害。比较严重的患儿,最终身高往往不足150cm。而且,性早熟的孩子可能因为自己在体形、外表上与周围小伙伴不同,过早地背起沉重的思想包袱,产生自卑、恐惧和不安情绪,对学习和心理健康产生长久的不良影响。详细
调查:婴儿,是用来质检奶粉的吗?
“问题奶粉”该向谁问责? 质检部门推不了责任,厂家推不了责任,作为为人父母的也负有一定的责任。现如今,人的良心都可以买卖,我们不能排除那些唯利是图的奸商,将自己的利益建立在别人的生命之上。作为质检部门责任最大,不能定时,定期的检验质量是人们最头疼的事情,责问,如今的小食品,质量过关的又有多少?而作为母亲,作为父母,不管是专家还是医院,都在提倡母乳喂养的意识,但是这样的提倡到底有多少人听?详细
为何又现“奶粉门”?
几桩“奶粉门”都有个共同点:患病儿童累积到一定数目曝光了,追根溯源往往发现,奶粉中某个成分或超标,或尚未被列入检测范围。每当出现各种“奶粉门”后,相关部门都频频拿所谓“盲区”来说事,就免不了敷衍塞责之嫌。甚至在“早熟门”事件里,激素水平不在奶粉质检范围之内,可当患儿家属提出个人出资检测时,却又被告知不接受个人申请。到底是不能检测,还是不愿检测?详细
“奶粉门”众多疑惑如何破解?第一,企业的良心究竟靠什么来保证?
道德、法律,究竟怎样才能发挥其最大能量?究竟怎样才能荡涤一些企业的“黑心肠”,竟然连孩子也不放过。
第二,食品安全究竟应该怎么管?
现在来看,可以管食品安全的部门太多了,有质检、卫生、工商、药监、农业、畜牧等等,可实践往往就是如此,管的部门越多,越是没人管、管不好。就拿今天来说,国人于“吃”又有多少可以放心的食品,即使是那些从事食品安全职责的公务员,你心里又有多少底?
第三,谁来给百姓一个放心?
在这起事件中,权威医生将疑点直指奶粉,商家坚决不承认,但又找上门与家长商量赔偿额度,甚至于20万元也可以商量。而我们的工商局、质检所又相互推诿。谁来揭开背后的真相?谁来给百姓一个放心?
第四,问题奶粉,为何送检无门?
消费者想检测奶粉是否含有激素,却遭遇“送检无门”。对于怀疑有问题的食物,消费者究竟能从何得到权威、专业的答复?卫生部有关负责人对此作出了回应。这位负责人说,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食品行业协会等组织、消费者可以委托食品检验机构对食品进行检验,但应委托有资质的检验机构。
第五,含激素产品怎么就上架销售了?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也明确表示,奶粉里不允许检出雌激素。那这些含有激素的奶粉怎么就通过检测,堂而皇之的上价销售了呢?
投票:“早熟门”与“检测无门”,谁更可怕?
乳品行业不能自毁前程 新标准已经很低,必须加强管理保证质量
根据新标准,乳蛋白含量从1986年的每100克生乳蛋白质含量不低于2.95%降到了2.8%,菌落总数则从2003年每毫升50万调至200万。此前的国标已和国际标准有很大差距,而新国标则在本来已经很低的标准之上一降再降,被称为“中国奶业倒退标志”。尽管业界一片哗然,有关负责人却表示,“符合中国国情和产业实际”,因为很多生奶不符合原来的标准,所以放低了要求。这种咄咄怪论,只能用“不思进取”来形容。详细
投票:你是否相信圣元奶粉导致女婴性早熟?
结束语:
有这样一段话,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虽然是一种夸张之辞,但奶粉对婴儿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母乳喂养日渐“式微”的今天。正因为如此,在形形色色的食品安全事故中,没有什么比婴儿奶粉问题更能引起公众广泛关注,更令人揪心。再苦不能苦孩子,再难不能难孩子,是我们的一种文化传统甚至是一种文化天性,但是,一起又一起触目惊心的奶粉安全事件所凸显出的道德沉沦,以及对生命起码的敬畏的丧失,让人不由得生出一种深刻的悲凉。
(实习编辑:邝艳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