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儿童脑瘫治疗的误区,脑瘫康复器材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妇女儿童的保健工作与新生儿抢救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儿童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近年来在逐步下降,但儿童时期神经系统疾病却呈逐步上升趋势,这一状况正受到广大儿科医务工作者的高度关注。脑瘫作为一种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神经系统伤残疾患,它的患病率在发达国家为1.5‰-5‰。我国曾经进行过的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0-6岁儿童脑性瘫痪的患病率为1.2‰-2.7‰。统计资料还显示:儿童脑性瘫痪患病人数平均每年正在以4.6万人的速度递增。脑性瘫痪给儿童、家庭、社会都带来了经济上、精神上、心理上的巨大负担。因此,如何对脑瘫儿童进行康复,使他们早日获得生活自理的能力,是医务工作者和患儿家长面临的巨大挑战。 脑瘫本身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疾病,它是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情况下,胎儿脑组织的在发育中所受到的损伤。临床实践证明,由于儿童未成熟脑组织的可塑性,随着他们神经系统的不断发育,神经纤维的髓鞘化不断的完善,如果能够早期干预,完全可以使由于脑损伤造成的运动功能障碍和其他伴随的功能障碍得到改善,甚至接近正常。这就需要医务人员与家长密切配合,及时掌握高危新生儿的异常征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虽然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已经开展了对脑瘫儿童的康复,并逐步摸索了一套较完整的治疗方法。但是,在工作中我们遇到的一些患儿家长和一些医务工作者,仍然在对脑瘫疾患的认识上与治疗方法上存在着许多误区,以至于延误了患儿的最佳康复时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儿的康复效果。
患儿家长的误区表现在很多方面。例如,有的家长发现小儿在半岁前有不明原因的哭闹、吃奶差、过于安静;受惊吓时出现身体打挺等现象,要不就简单地认为是孩子年龄小、身体弱,要不就反复上医院就医检查。早产儿的家长见到小儿的翻身、趴卧、坐、立、走等运动发育,落后于其他的正常同龄儿时,往往会简单地认为是早产原因造成的,孩子会随着自然生长发育慢慢地恢复,常常采取观望、等待的态度。有的家长发现小儿在运动中出现不正常的姿势时,常以为是骨骼与肌肉出现了问题,贻误了就诊时机。有的家长在医生确诊为脑瘫时,往往最先采取的态度是盲目地四处求医,企望通过常规的打针、吃药来完全解除小儿的运动功能不良状态。有的家长在医生建议手术治疗时,将治愈的希望完全寄托于手术治疗上,忽略了术后的康复训练,造成患儿的功能改善不明显或复发。有的中、重度脑瘫患儿家长,只单纯地对患儿寄希望于功能训练、装配矫形器等非创伤性治疗,而忽视脑瘫患儿普遍存在的肌肉长期高度痉挛造成的不良影响,延误了进一步功能改善的机会。
专家指出,早期发现,早期给予适宜的康复治疗,尽早地减轻小儿的功能障碍是医务工作者的职责。但在临床实践中,有的医务人员对脑瘫的治疗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误区。或强调运动训练可以代替一切,或过度夸大手术的“有效性”,或不分原由地让脑瘫患儿都做高压氧治疗等单一的治疗。对待脑瘫患儿,医务工作者应该科学地掌握脑瘫康复治疗的原则,针对不同患儿的不同病情,做出有针对性的全面、系统的康复计划。
对于早产儿、出生时有窒息史、出生后有病理性黄疸儿,要进行密切的追踪观察。如发现3个月以内小儿易惊、啼哭不止、睡眠困难、吃奶无力、吞咽咀嚼困难、自主活动减少;4-5个月时头仍竖不直,眼睛不会追视物体,不伸手取物;6-8个月仍不会独坐等表现时,家长应及时带小儿就诊,经小儿神经科医生检查、评价,结合影像学特点,对有高危因素又有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小儿应给予全面的综合康复治疗。包括:针对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运动训练和上肢作业疗法;促进语言和智力发育的语言治疗、音乐治疗;年长儿的特殊教育、文体治疗、感觉统合训练;应用改善脑组织营养代谢和对神经元起保护作用的药物;减轻改善肢体关节活动范围的中医按摩、水疗及外科手术等。家长和医护人员都应树立全面康复的概念,运动训练以小年龄儿童为主,目的是抑制异常反射活动模式,促进正常运动的发育。年长儿需在运动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手术治疗,减轻痉挛,祛除因肌肉肌腱的挛缩对小儿运动功能的制约,稳定关节,改善力线,为继续运动功能训练创造有利条件。
爱宝医疗器械,价格低,型号齐.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长逸路15号复旦软件园B幢812室
电话:021-66187008 66187055 13681661622
详情点击官网:(爱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