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是预后较佳的自限性疾病,早期以疼痛为主,晚期则疼痛与功能障碍并存。治疗的关键是缓解疼痛,恢复功能。1993年以来我们以推拿加超短波,配合功能锻炼(治疗组)治疗64例,并随机分组与单纯推拿加功能锻炼(推拿组)50例,单纯超短波加功能锻炼(超短波组)43例进行对照,疗效满意,现报告于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为我科门诊病人。治疗组64例,男26例,女38例;年龄最大74岁,最小43岁,平均52岁;单肩61例,双肩3例;病程最短0.5个月,最长13月。推拿组50例,男21例,女29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45岁,平均51岁;单肩48例,双肩2例;病程最短1月,最长1年。超短波组43例,男17例,女26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42岁,平均52岁;均为单肩患者;病程最短12天,最长1年。病情分早期与晚期。治疗组早期23例,晚期41例;推拿组早期18例,晚期32例;超短波组早期14例,晚期29例,3组条件基本一致。
1.2 诊断标准
依据《中医推拿学》〔1〕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制定的诊断标准,全部诊断为肩周炎。其中经X线摄片证实伴有骨质疏松者治疗组5例,推拿组2例,超短波组3例。
2 治疗方法
2.1 推拿治疗
患者坐位,术者立于患侧,先以一手托稳患肢,另一手用?、拿、揉三法交替着力于肩前部及上臂内侧到肘部桡骨粗隆,由轻到重持续治疗10 min。同时配合分筋手法松解肌肉痉挛,分离粘连的肌腱,然后引伸患肢进行外展、内收和旋转的被动活动各3次,再以?法在患肩外侧和后侧治疗5 min,依次点按患侧肩?、肩贞、天宗、秉风各穴,力度中等,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继而引伸患肢做前屈、上举、后弯、上抬运动各3次。最后在患侧用搓臂,抖肩法结束治疗。
2.2 超短波治疗
推拿结束,让患者取仰卧位,采用日本丸高超短波治疗器(型号:UWM-02),输出功率50W(最大),板状电极130mm×200mm×2,用毛巾铺垫对置于患肩前后,间隙2~3cm,温热量,20 min。
2.3 功能锻炼
超短波治疗结束后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爬墙锻炼:面对墙壁,用患肢沿墙壁缓缓向上爬动,使患肢尽量高举,然后再缓缓移回原处,反复进行3~5次。体后拉手:双手反背,由健手提拉患肢腕部,渐渐向上抬拉,反复进行5次(双肩患者例外)。外旋运动:背部靠墙而立,双手握拳屈肘作上臂外旋动作。以上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治疗期间停止其它治疗。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2〕
痊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功能恢复正常。好转:肩部疼痛减轻,肩关节受限功能改善。无效:症状无变化。
3.2 治疗结果(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表
组别 例数 痊愈 (%) 好转 (%) 无效 (%)
治疗组 64 48 (75.0) 16 (25.0) 0 (0)
推拿组 50 28 (56.0) 22 (44.0) 0 (0)
超短波组 43 21 (48.8) 22 (51.2) 0 (0)
从表1可看出治疗组治愈率高于推拿组和超短波组,与推拿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X2=4.56,P<0.05,差异显著;与超短波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X2=7.69,P<0.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4 讨论
肩周炎发病以单侧为多,早期疼痛剧烈,呈持续性钝痛,且昼轻夜甚。患者畏痛而不敢活动,肩部呈假性功能障碍。晚期(粘连期)多由早期迁延而至,肩臂酸痛,出现粘连性功能障碍,甚则肌肉萎缩,上肢抬举、外展、内收、后伸勾背受限,梳头、穿衣、提裤均难自理。因其病理改变是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引起组织水肿、渗出、粘连、挛缩、硬化及代谢废物蓄积,对此,推拿疗法疗效可靠。超短波系高频电场疗法,其频率高于短波,在脂肪簿的组织可作用到较深部位,增加微血管的长度和开放数,加快血流速度,利于水肿消散,加速代谢废物、炎性产物及致痛物质的排泄和消除,同时可抑制感觉神经的传导,增强镇痛作用。两法并用,相得益彰,共达消炎、镇痛、解痉、消除粘连、恢复功能、缩短疗程的理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