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出,糖尿病是一种渐进性疾病,在长期管理中要做到“三必须”:即必须全面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必须早期干预、必须规范用药。
必须降低心血管病风险
据最新研究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有超过9400万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增速迅猛,大多伴有肥胖、血脂紊乱和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从而增加了心血管疾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主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主任纪立农教授指出,当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肥胖的“会师”,不但加大了血糖控制的难度,而且还增加了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的“头号杀手”,约80%左右的糖尿病相关死亡与心血管病有关。
提示: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关系十分密切,体重每增加1公斤,患病危险性至少增加5%;血脂紊乱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第一根“导火索”;而高血压则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严格控制血压可使微血管病变减少37%,心肌梗死减少44%。
必须尽早进行药物干预
不少糖尿病患者得病后,并不十分重视,而是仅靠生活方式干预来控制血糖。但研究发现,仅通过饮食控制与运动,患者血糖达标率不到10%,多数患者在此期间的血糖像匹野马,得不到控制,相反对胰岛细胞和心血管造成了损害。
提示:美国、欧洲糖尿病研究会在权威《指南》中都建议,患者一经确诊,就应使用二甲双胍,并同时进行生活方式干预。然后根据疗效,再加用其他药物治疗。早期实施二甲双胍与生活方式干预并举的方案,不仅能充分遏制高血糖前进的步伐,让其“悬崖勒马”、“改邪归正”,而且可降低27%心血管死亡率,并对减少心血管病风险具有后续效应。
必须长期坚持规范用药
糖尿病是一种渐进性疾病,疾病进展目前仍无法彻底阻止,但却可以有效控制,尤其是贯穿全程的规范化治疗是控制疾病的前提。临床发现,如果糖尿病患者不能早期接受诊断,或者用药不规范,随意停药,则疗效就会大打折扣。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长海医院内内分泌主任邹大进教授指出,规范治疗至关重要,若要最大限度发挥二甲双胍保护心血管的作用,患者不仅在初治时就要用药,而且必须长期坚持用药。提示:长期治疗对于药物的安全性要求较高,经历全球50年、中国10多年的临床应用,二甲双胍已成为治疗糖尿病的经典物药,在安全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循证医学数据。患者在服药时要根据医嘱,规范用药,不可随心所欲,以免影响疗效。
管住嘴有诀窍
吃饭不宜过快。吃饭太快,使吸收能量的比例增高,脂肪堆积就会加快。如果能尝试左手吃饭,筷子夹菜的速度就会自然减慢。
此外,每口饭在嘴里多咀嚼一会,再吞下去。也是减慢吞咽,让吃饭减速的有效方法。
餐前喝碗汤。不仅可以稀释胃酸,还能使胃中存有容量,降低饥饿感。
晚餐控制碳水化合物。现代人的饮食是早餐匆忙吃,午餐随便吃,晚餐拼命吃,熬夜后加夜宵,这种生活方式会促使腹部脂肪越来越厚,因为晚上的脂肪合成是白天的十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