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朋友问我,她就要离婚了,4岁的儿子跟她,她该怎样教儿子面对爸爸妈妈离婚的事实呢? “你可以向奥巴马的妈妈学习。”我回答说。
我认为,她是我所知道的最仁慈、拥有最高尚灵魂的人,我身上最好的东西都要归功于她。 ——美国总统奥巴马谈妈妈
最近,一个朋友问我,她就要离婚了,4岁的儿子跟她,她该怎样教儿子面对爸爸妈妈离婚的事实呢? “你可以向奥巴马的妈妈学习。”我回答说。
早在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前,我就分析过他的党内竞争对手希拉里,并顺便找了一些关于奥巴马的资料,他妈妈安·邓纳姆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她给儿子讲述老奥巴马的方式,堪称伟大。
太多人的内心是分裂的,而其中相当一部分分裂的产生,源自我们父母形象在我们心中的分裂。最容易见到的情形是,父母离婚了,这一方对另一方有着巨大的愤怒乃至仇恨,于是不断给孩子灌输这样一些观点:你的爸爸(妈妈)不要你,你的爸爸(妈妈)坏透了,他(她)是恶魔……
不仅如此,有监护权的一方还会对孩子施加压力,要么明说要么暗示:如果你胆敢亲近或想念那个不负责任的坏蛋,我会不高兴,我会难过,甚至我会不要你。
这个有监护权的一方几乎总能取得成功,最终,孩子对她(他)表现得非常忠诚,甚至仿佛已彻底遗忘了另一个父母的存在。
然而,孩子的内心深处却有着相反的力量,他的潜意识会对被遗忘的另一个父母表达忠诚。结果就是,孩子意识上是一回事,而潜意识上却是另一回事,于是巨大的分裂产生了。
这种分裂,不只是心理上的分裂,会带来心理上的痛苦,也是身体上的分裂,会带来很多种疾病。幸运的是,奥巴马没有遭遇这种分裂。
从来不说爸爸坏话 奥巴马刚出生不到一年,他的爸爸老奥巴马获得了两个求学机会,一个是纽约新学院大学提供的足够一家三口在纽约生活的优厚奖学金,一个是去哈佛大学读经济学博士,老奥巴马毫不犹豫地去了哈佛,他对安说:“我怎么能拒绝最好的教育呢?”
这是1961年,而1964年,安提出离婚,老奥巴马没有异议。此后,老奥巴马带着另一个美国女子去了肯尼亚老家工作。
看起来,安有很多理由对老奥巴马愤怒,她一边带儿子一边求学,生活非常拮据,而且自他们离婚后一直到1982年老奥巴马遭遇车祸去世,奥巴马只见过爸爸一次。
此外,老奥巴马也没支付过赡养费,虽然安也没有提出要赡养费,但这个父亲毕竟没有尽过自己的责任。然而,安没有表现过对老奥巴马的愤怒,也从来没有在儿子面前说过爸爸的坏话。
实际上,每当和儿子谈起他的爸爸,安说的都是优点。她对奥巴马说,他爸爸聪明,幽默,擅长乐器,有一副好嗓子……
安可能是天生豁达,所以只是给奥巴马陈述事实,也可能是希望儿子能因爸爸而自豪,所以谈的都是优点,但不管是什么原因,她的这种方式都收获了很好的结果——她说的老奥巴马的这些优点,奥巴马身上都有。
不仅如此,而且或许更重要的收获是,妈妈这样谈到爸爸,在极大程度上减轻了父母离婚给奥巴马带来的心理上的冲击。
他的内心不仅不必分裂,还学到了豁达,并且也学会了如何在糟糕的情形下看到积极的一面。这可能是奥巴马现在展现出的乐观性格的重要缘由。
安不仅让儿子以有这样一个黑人父亲自豪,还让儿子学会了作为一个黑人的自豪。她经常带民权运动的书籍、美国著名女黑人福音歌手马哈利娅·杰克逊的录音以及马丁·路德·金的讲稿回家,要让奥巴马耳濡目染。
这一切给奥巴马留下深刻印象,“她相信,人们虽然拥有不同肤色,但本质是一样的,人人生来平等”。安原来的名字叫“斯坦利”,这是男孩的名字,奥巴马的外祖父想要一个男孩,所以给她起了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