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时出门在外,时常会看见这样的场景:一个在前面“暴走”的家长和一个在后面哭闹的孩子,或是家长当街训斥拼命哭喊的孩子。这种“当面教子”的情景经常出其不意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让我们感觉心里不舒服,可是这些家长们却不以为意,完全忽略了周围人的看法。
很多家长认为,“当面教子”是老一辈的教子心得,认为在公共场合教育孩子,可以让孩子对家长坚持的原则和道理印象深刻,避免以后重复犯类似的错误。那么,家长们这种坚持原则的做法是不是合适呢?
问:孩子在公共场合提出与家长观念不同的意见、要东西甚至为此哭闹,家长要不要立即制止呢?
答:在公共场合当众教育孩子不是一件好事,不但亲子之间的矛盾公开激化,而且让周围的人侧目、围观,造成尴尬。
现在家长教育孩子很容易走极端,教育孩子不能坚持一贯的原则:
因为是独生子女的原因,平时孩子提出的要求很容易得到满足,家长经常放弃自己本应坚持的原则;而有时在公共场合,家长又觉得孩子随意提要求,损害了自己的权威,就当众训斥孩子。
建议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无论孩子年龄的大小,家长都应该给孩子时间,让孩子表达自己的需要。当众训斥孩子,对孩子的心灵是一种伤害。
问:面对孩子的当众哭闹,家长怎么做才能既坚持原则,又能顺利“收场”?
答:孩子当众哭闹、提要求,家长往往觉得很没面子,心情急躁地训斥孩子,这不能维护成人的尊严,还会有适得其反的教育效果。
建议家长此时要平静简单地说出自己拒绝的理由。实际上,无论多大的孩子都能懂得家长拒绝的话语,家长只需耐心重复自己的要求就可以了。很多家长以为,小孩子是不懂事的,只有用严厉的态度才能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这种观念是不对的。因为年龄很小的孩子还不懂得父母的爱,只能单纯理解“只要父母心软就能满足自己的一切要求”,所以如果家长不坚持原则,就会让孩子更加“没规矩”。
因此,对年龄越小的孩子家长越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家长用平静的语调说出“不可以”并耐心反复重复要求,孩子是可以明白家长的态度的。
另外,因为宠爱孩子,有的家长试图用承诺奖赏、甚至认错的办法来收场,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如果确是孩子的错误,家长不能妥协,在孩子哭闹时依然做自己的事情,并偷偷关注身边的孩子,抓住孩子平静下来的时机,再说明自己的态度。让孩子受一定的挫折,孩子今后的适应能力会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