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管理训练的创始人约翰·戈特曼博士,曾在长达36年的时间里,针对3000个家庭进行研究和调查,又针对儿童进行了10年的跟踪研究,从中摸索和总结出全新的育儿方法:当孩子意识到自己的情绪被父母接纳和认同时,也较容易接受他人的情绪,不仅帮助孩子建立了圆满的人际关系,在学习、自信心、健康、精力集中程度等诸多领域,也同样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你怎么总是这副模样?”——非难式对话
孩子不顾功课,只盯着电脑打游戏,天天如此,恐怕脾气再好的家长也会忍不住发发牢骚。最开始,可能还会尽量语气委婉地劝说孩子:
“贤勇,不要再打游戏了,去做功课吧!”
“哦,知道了,妈。”
孩子回答得很干脆,但还是没有从椅子上挪动屁股,两眼直盯着屏幕,一心只顾打游戏。于是,妈妈的高分贝最终还是爆发了。
“我说你怎么天天这副模样?你看看别人,全都埋头苦干地学习。也不看看都什么时候了,怎么还这么吊儿郎当的就知道玩,玩,玩!为什么总是说好话时听不进去,非得叫我这么生气呢?”
气急败坏的妈妈机关枪扫射似的数落起孩子来,看似是对孩子不用功学习只顾玩电脑游戏表示不满,但妈妈说话的程度显然过头了。如果对某个特定的小事情表示不满,这属于发“牢骚”,但对对方的人品和性格进行攻击,那就属于“非难”了。孩子玩电脑,妈妈说“你怎么总是这副模样”,这就不单单是发牢骚的程度了。当你对孩子使用“你这个……”句式,如“你这个孩子到底是怎么回事”等言辞时,就已经超出了针对玩电脑本身的责备程度了,而形成了对孩子自身的一种非难和攻击。而且“总是”、“常常”、“每次都”这种字眼蹦出来时,等于针对的不仅是孩子这次的错误行为,而是直接给孩子扣下了一个“向来如此”的罪名,给人的感觉是一向如此、净犯同样错误的印象。
本来孩子打算再玩一会儿游戏,就拿出课本学习,但妈妈这样不留情面地训斥孩子,孩子就会产生顶撞心理,故意久坐在电脑前,以此向父母示威。
家长当初说出非难孩子的话,目的在于让孩子反省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但是这种非难越是加重,就会越来越让孩子走向偏离。尤其是当这些话语出自自己的父母时,孩子会感到更受伤,因此父母在这方面应格外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和尺度。
“你有没有脑子?”——轻蔑式对话
“你有没有脑子?我看你根本就不是个学习的料。希望渺茫,没戏!”
这是典型的轻蔑。非难孩子还不够,竟然还要把孩子当成没出息的人。有些家长还不止如此,还会旁敲侧击地加以取笑或讽刺,这会让孩子感觉到比非难还要强烈的愤怒和伤害。说出如此轻蔑话语的人竟是自己的父母,孩子还怎能相信父母对自己所谓的爱呢?任何时候,轻蔑式对话都是不可取的禁忌。
“就凭你?”“哎哟喂~”“我说你醒醒吧!”“你怎么连你弟弟都不如!”这类词语常常会出现在轻蔑式对话中,很容易让对方产生被侮辱感,造成伤害。
当然,有时家长可能一句话也不说,却同样会对孩子造成一种轻蔑。很简单,翘起左边嘴角撇一撇、冷冷一笑或斜着眼睛上下扫一眼对方。这些都无一例外传递着“哎哟喂,也不拿镜子照照自己,快醒醒吧”这样的信息。轻蔑就像是一种剧毒。戈特曼教授称,轻蔑在人际关系中,就像是对人泼洒盐酸一样,具有极强的毒性。有项研究显示,持续遭到轻蔑的人,4年内甚至可能会患上传染性疾病,这足以说明这种“剧毒”的强烈和危害的持久性。如果想要恢复由于轻蔑而破坏的人际关系,那就要付出足足5倍的好感、尊重、感谢和关怀等情感表达,才能勉强化解。所以,轻蔑是种非常可怕和危险的待人方式。
“这都是为你好!”——抵御型对话
“你怎么不学习,天天就知道玩电脑?”
“我什么时候天天玩电脑了?”
家长习惯于数落和挖苦孩子,孩子忙于辩解和顶撞父母。像这样经常被父母数落和挖苦的孩子,大多都会变得极具防御性,而这必然招致家长更过分的数落和非难,孩子也会更进一步地学会顶撞和作对。这种数落与顶撞的对话方式,对解决问题丝毫起不到作用,只能更激化彼此的矛盾。
抵御并不是孩子的专利,家长也会在无意识中做出许多防御型反应。例如,孩子在受到家长教训后伤心地哭泣时,家长总要忍不住说上一句:
“我这样说你,还不都是为了你好?”
“都是因为担心你才会这样的。”
“你要是能照顾好自己,我还用天天这么唠叨吗?”
“还是管好你自己的事情吧!别成天就知道埋怨父母。”
甚至会毫不避讳地说:“都怪你,简直受不了了!这个家被你弄得鸡犬不宁。”
就这样,把问题的所有矛头都指向了孩子,似乎家长就丝毫没有责任似的。可悲的是,这些家长根本意识不到这种推卸式的话语本身就是一种“抵御”。他们之所以说这些话,出发点是真正希望孩子能学好,因为担心孩子才会忍不住训斥孩子。正因为如此,家长就更意识不到自己所说的这些话本身有什么不对。但孩子却不会无所谓,他们既不能从这些“绝情”的“谆谆教导”中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也不能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有的孩子只会觉得家长就知道动嘴皮子假惺惺地关心自己,还有的孩子极端地认为,所有问题的原因可能真的都在于自己,于是陷入自责之中,渐渐关闭心灵之门。
“是不是你干的?”——紧闭心灵之门的对话方式
我们通过语言可以了解对方内心的想法,但有许多人,他们在对话时根本不顾及对方谈及的内容,只顾断然下结论。这种做法只能让对方失去继续说下去的兴趣,尤其当谈话对象是个孩子时,你在不了解事情真相的情况下直截了当下结论,只能让孩子更紧闭心灵的门窗。
例如,在小学教室内,孩子们玩闹时弄碎了玻璃,大家立刻傻了眼,生怕被老师批评,个个都像落汤鸡一样哆哆嗦嗦。这时,如果老师一个个指着孩子问:“是不是你干的?”可以想象,此时孩子们会是什么样子,他们肯定唯唯诺诺地回答“不是我干的”,并急于为自己辩解,防御对方。这种做法只能徒增孩子的不安心理,而且对于老师不经认真调查便断然下结论的做法非常不满。
断定式对话方式,只会让对话无法继续下去。和一个心里已经下定结论的人,你是不可能与他继续良好对话的。
如果家长自以为是地断然认定“放学后,你是不是去网吧玩了半天才回家?”或“你是不是又打弟弟,惹他哭了?”即便是父母猜对了,孩子也会急于否定这些事实,找借口搪塞,对父母撒谎。如果孩子根本就没做过那些事,却被父母冤枉,孩子就会委屈至极,走向极端。所以父母在和孩子对话时,一定要记住,不应贸然下定义。
“都怪你!”——助长自责和不安的对话方式
海姆·G.吉诺特博士认为,儿童的元情绪大致分为两大类:一是自责感;二是不安感。不安感,是孩子在成长为大人的过程中,由于不能独立生存才会产生的心理情绪。如果大人不了解这些,只因为孩子哭闹、不听话就吓唬他,“你要是再不听话,我就让警察来把你抓走”或“你再哭,我就把你给扔了”。幼小的孩子就会记住这些话,并信以为真,陷入生怕被父母抛弃的恐惧和不安之中。就算孩子稍长大后,能分辨出这些只是玩笑,但孩子反复听到这些话后,也会不愿意相信父母。
也不能对孩子的自责感煽风点火。自责感和不安感都是孩子的元情绪。当孩子遭遇什么坏事时,会认为都是因为自己的过错才导致这样。妈妈冲别人发火时,他会小心翼翼地想,这可能是因为自己不够乖才会惹妈妈生气;父母不和而闹离婚,孩子也会认为这都怪自己不好,并始终深陷在这种自责感之中;弟弟因交通事故死去,有些孩子会偏执地认为,这都怪自己那天没能好好照顾弟弟而去上幼儿园才导致的。想到这些,孩子就免不了痛苦及自责万分。因为孩子的认知特点决定了,孩子是以自我为中心来理解身边的世界的,因此才会产生以上想法。当这种自责感一直持续且挥之不去时,就会引发各种严重的心理问题。
如果对有自责感元情绪的孩子说:“这都怪你,都是因为你不好!”孩子的自责感只能更深重。如果不想给孩子的不安感和自责感元情绪煽风点火,就应该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呵护孩子,让孩子明确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
“赶紧给我住手!快点!”——命令+训斥式对话
家长和孩子关系疏远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大人不把孩子当做独立的个体。在父母看来,孩子无论是精神还是身体上,都尚未发育完全,所以父母应该不间断地对他们加以引导和教育。而家长的这种心理,在他们与孩子的对话中会如实地反映出来。有不少家长直言不讳地训斥和命令孩子,也有一些家长表面上与孩子平等对话,最终谈话内容还会落在“不许这样,不许那样,必须这样……”的命令和训斥上。
要知道,这种命令+训斥式的对话很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本想结束游戏去做功课,没想到妈妈命令道:“别玩了,赶紧做功课去!”孩子本想做功课的想法就会一扫而光。不小心打了弟弟,本来就挺后悔的,妈妈又唠叨个没完,说:“你这个当哥哥的怎么忍心打弟弟?当哥哥的要爱护弟弟,知不知道?”于是方才还内心充满愧疚,此刻却莫名产生了嫉妒,以及对妈妈的怨恨。
(责任编辑:何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