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我国民俗就有“捂三春,冻八九”之说,又简述为“春捂秋冻”。“八九”就是指从立秋到寒露的八、九、十月份,穿衣要讲究“秋冻”。
天气渐渐转凉,又到了“乱穿衣”的季节。有的妈妈怕冻着宝宝,只要天气稍微一凉爽,就急着为宝宝加衣;有的妈妈认为也要让宝宝“秋冻”这样才能逐步适应秋日转凉的天气,确保宝宝安然无恙。
其实,家长只有正确了解“秋冻”的含义,并逐步对宝宝进行耐寒训练,正确为宝宝增减衣服,才可以保证宝宝少生病,健康成长。
一、宝宝是否要“秋冻”?
对多数人来说,除了年老体弱以及慢性病人外,“秋冻”之说还是符合健身养生的科学道理的,特别对于健康的少儿尤为必要。
尽管人是恒温动物,体内有一套完善的体温调节系统,但对于小宝贝来说,体温调节功能有待完善。所以不能单纯地强调“冻”,即使秋冻也要从耐寒锻炼开始,逐步进行。
当然,根据中医观点,小儿一般是阳气偏旺之体,如果过暖则会助长阳气而消耗阴液。所以妈咪也不要过早、过度为宝贝保暖,可以检查一下宝贝的手、后颈,以不出汗为好,如果身体出汗反而容易感冒。
宝宝穿得太暖易生病
秋天正值气温由暖转冷,是锻炼宝宝体质、增强宝宝御寒能力的最佳时机。然而,通常情况下一到秋天稍微感觉到丝丝凉意,大人们总是会忙不迭地给孩子添加衣服,就怕宝宝冻着了或是感冒了。
其实给宝宝穿着过多的衣服不但会影响孩子体质的锻炼,而且穿得太热反而会让孩子更容易患上感冒等疾病。因为宝宝的体温一般都比老年人和成年人高,而且阳火旺盛,活动量特别大。穿得太多容易使宝宝一动就出大量的汗,若不能及时给宝宝擦干汗水、换上干爽的衣服,很容易让宝宝着凉生病。
通常让宝宝穿着和爸爸妈妈一样多的衣服就已经足够了,甚至可以有意让孩子略微少穿一点,培养宝宝的御寒能力。
二、宝宝“秋冻”先要逐步进行耐寒训练
由于小儿的体温调节能力尚不成熟。所以在忽冷忽热间比成人更易染病。从秋天开始的耐寒锻炼就是提高调节反应灵敏度的最有效手段。不过这种能力是可以通过日常生活对冷环境的逐渐适应加以提高的。
耐寒锻炼何时开始合适呢?保健医生说,秋天气候转凉,但秋风拂面不冻身,是耐寒锻炼的好时机。坚持一段时间耐寒锻炼后,宝宝身体的免疫功能将会大大加强,到时候就能有效抵御冬季易发病的侵袭。
通常进行耐寒锻炼要注意以下三点:
1、是为宝宝创造暴露于冷环境的机会,平时穿的衣服不要过于厚实、严密,盖被也不要太厚。晚上宝宝睡觉时,可以开着纱窗,这样能让呼吸道黏膜接触更多的冷空气刺激。
2、是进行冷适应锻炼。从秋天开始,妈妈就要逐渐培养宝宝用冷水洗手、洗脸,喝凉开水的习惯。洗脸水温度不要太高,一般35℃即可,两岁以后的宝宝可酌情下调,从35℃逐渐下调到28℃。下降过程一定要慢,这样宝宝才能适应,效果也更显著。
3、是多带宝宝参加户外活动,如在旷野或山坡上爬行、奔跑等,宝宝在这个过程中能锻炼心肺的耐寒能力,增强体质,加速新陈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