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卵子和一个精子相结合,变成受精卵或合子的时候,就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环境的影响。尽管每个受精卵在其中都带着来自父体与母体的遗传决定因子,似乎有着坚不可摧的独立性、坚定性,决定着受精卵今后的命运和传宗接代的功能,但每个受精卵在形成的时刻起都不同于所有其他的受精卵,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面貌。这不仅是因为每个受精卵的父体与母体的遗传基因不同,也由于每个受精卵所处的环境都不同,是不同的环境对有机体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遗传的不同加上环境的不同,造成了每个受精卵的差异。孩子后来的行为必然要受到出生以前环境的影响,这使我们不能不对胎儿的生存环境或生态环境十分关注。
受精卵形成时的环境,由天时、地利、人和三种主要因素组成,决定了受精卵的质量。受孕后的环境对胎儿的身心发育的影响也是很大的。环境危害在孕早期即胎儿前3个月内显得更为明显。因为这3个月内胎儿处于塑造成形的阶段,胎儿今后发育是否良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阶段。
第1个月,受精卵在子宫内“着床”,形成胎芽。这时胚胎已和母亲的血液沟通,子宫内膜长出丝状物,给胚胎输送营养。胎芽时期的胎儿状况很不稳定,胎外激烈的动作和不良刺激都可能引起流产。这说明环境因素已对胎芽时期的胎儿产生重要的影响。
第2个月,胚胎形成幼胚,内脏器官初步发育。并出现心脏管道,成为心脏原基,开始跳动,形成血液循环,胚胎已在制造自己的血液。脊髓也渐渐出现。母体和胚胎的联系已很紧密,母体的情志、营养和各种信息源源不断地向胚胎输送,以满足胚胎迅速发育的需要。
第3个月,胚胎已发育成胎儿,器官基本上形成,长出四肢,脸部轮廓显露出来。骨头逐渐变硬,性别已有区分。神经系统发育加速,脊髓沟完全闭合,脑回轮廓出现。到第12周末,已形成胎儿雏形,胎儿已获得人的一切素质,完成了人的主体工程。
由此可见,前3个月是胎儿塑造成形的关键期。关键期内胚胎决不是悬在空中发生这些变化的,胚胎塑造成形得好不好,一开始就受到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而且这种影响和制约势必对胎儿以后的发育继续产生作用,也就是说,直接关系胎儿的整个发育过程是否良好。妇产科和胎儿医学专家告诫人们,怀孕第4~6周是关键期中的关键期,因为此时正值胚胎大分化之高潮,如果胚胎在此时受到环境的不良影响,就会受到严重损害,使中枢神经系统、心脏等发育缺陷,造成胎儿小头、残肢、缺唇等畸形。
胎儿前3个月为关键期,我国古代中医早就注意到了,而且是传统胎教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宋代陈自明在《妇人大全良方》中指出:“三月名始胎,当此之时,血不流行,形象始化,未有定仪,见物而变。”这段话可以说是传统胎教的理论根据,或者进行胎教的根本原因。陈自明认为,胎孕从一月的始胚转变为三月的始胎,是一个关键期。在这个关键期,不仅始具人形,而且始具人心,即人的形体和精神初步形成,由此决定胎儿今后身心的个体特征。个体特征一旦形成,很难改变,所以要特别认真对待。
其次,陈自明认为胎儿前3个月可塑性很大,所谓“未有定仪”(即还没有定型)。但胎儿3个月时又面临“定仪”,即将决定胎儿的仪容是怎样的,因此胎儿的可塑性又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并不是无限可塑的。为人父母者就不可不注意胎儿的可塑性及其时间限制.切莫错过了机会。
再次,陈自明又指出,三月始胎,可塑性表现在“见物而变”。这个“见物”,不是指胎儿“见物”,而是指孕妇“见物”,也就是很容易受孕妇所处的环境的影响。孕妇如果身处恶劣的环境,她所怀的胎儿必然受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胎儿的形象,包括形体和精神,就会变坏,反之就会变好。简言之,胎儿的形体和精神会具有外界环境或恶劣或优美的特征。因此,孕妇如果随便“见物”,不注意外界环境的影响,就会随便决定胎儿或美或恶的个体特征,因此孕妇“见物”事关重大,不能不慎之又慎。
陈自明的观点出自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他说:“巢氏论妊娠至三月始胎之时,欲令见贵人庄严。若操弓矢、施环骊、观孔雀、读诗书之类,岂非胎教之理乎!”又说“凡受胎三月,遂物变化”。可见,传统胎教重视环境对胎儿前3个月的影响,是有历史渊源的,古代中医一贯把胎儿前3个月的环境影响,作为胎教的理论根据和实践基础,显示出朴素唯物主义的倾向和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这不仅和现代胎儿医学科学观点完全一致,而且揭示了胎教和胎儿前3个月环境影响的关系,这不能不引起我们重视和深思。
(责任编辑:赵媛媛 实习编辑:张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