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生理原因以及过去经历的原因,孕期焦虑、抑郁、恐惧也许并不能完全避免。既然如此,那就正视现实,寻求家人和医生的帮助。孕妈不妨看看下面这10条专家的建议吧,能够帮助你放松,最大程度地缓解焦虑。
1方法:学会积极正面的思维方式
美国伯克利大学“家庭与母亲问题治疗中心”的葛利彼得博士说:“一个女人是否能够顺利地转换心态,进入‘妈咪’这个角色,最重要的就是能够战胜那些消极的想法。”
当然,消极的思维不是我们主动想出来的,而是一种叫做“自动化思维”的东西—一个又一个声音自动地闪现出来,控制住你。这是因为你以往的经历使你形成了把事情往坏处想并且感到自己无能为力的习惯。
专家建议:
当你的头脑中一个消极的念头一闪而过时,不要试图忽略它,而是要抓住它,甚至把它写下来。你可能越来越觉得这些想法很可笑,没道理,这就对了。
2方法:在日记中表达自己
对于孕妈来说,怀孕一下子将各种各样的问题都提到台面上来了:自身责任的改变,关系的改变,生活与作息的改变。因此,积极的记录可以帮助孕妈们理清思路,帮助她们理性看待问题。
专家建议:
每次抽出20分钟,一周3次或者4次,好好记录下你的各种想法,写日记、写博客都行。
3方法:保持运动
怀孕不是做“沙发土豆”的好借口,除非医生说你属于高风险的孕妈,否则你就应该每周做3次或者3次以上的运动。
根据美国大学妇产科医师联合会的报告:保持身材和健康有力的体格不只可以在生产的时候帮到你,还能使你在怀孕期间更容易保持愉快的心情,有更好的能力解决沮丧,能够有效地减轻身体不适感,比如背疼、便秘、浮肿等。
专家建议:
继续做之前你喜欢的任何一种运动:走路、低强度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游泳等等。如果你没有时间参加有规律的运动锻炼班,不妨买一盘专门为孕妇设计的运动DVD光盘跟着练习。
4方法:慢下来,你有这个权利
累了?就把脚翘起来,躺在沙发上看本休闲的杂志;需要一些新鲜空气?就出去走一走,看看蓝天和花朵。
专家建议:
每一位孕妈都应该好好地照顾和疼爱自己。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如何为自己找到休息的机会,无论你是仍然在公司里上班,还是在家当全职太太,有无数的家务活等着你—最终你会发现,即使你自己心里不想慢下来,你的身体也会要求你这样做。
5方法:禅修
怀孕后或者生产后,都适合禅修,哪怕只有简单的几分钟,让世界融化在你自己的心中。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孕妈降低心跳节奏,降低血压,减少出汗和肌肉紧张,从而减少压力和紧张带来的不好影响。
专家建议:
别害怕,禅修可不是让大腹便便的孕妈咪们去打坐啊!形式并不重要,只要把握了禅的思想,无论你在做什么,都是在禅修。禅要我们“活在当下”,既不活在对过去的悔恨中,也不生活在对未来的担忧中。睡觉、吃饭都想着你正在做的事情。哪怕刷碗时,也是入静入定的好时机。你的思维停留在碗上,还是不停地想着别的事情?
6方法:交更多的朋友
你相信吗?旁人的支持与孕妈的健康、宝贝的健康息息相关。最近美国政府的一项针对247个孕妇的跟踪研究显示:怀孕妈咪接收到的社会、亲人、朋友的支持越多,宝贝出生时的体重就越正常、越健康。这是因为旁人的支持会改变那些与紧张压力有关的神经系统,从而改善胎宝贝的发育。
专家建议:
参加一个孕妈交流小团体吧!你可以在网上参加一个孕妈群,也可以到小区里去找“志同道合”者,张开嘴主动和那些溜达着晒太阳的孕妈搭话吧。
7方法:冥想
冥想是一种思维上的创造,能够帮助孕妈传达放松的信息。换句话说,就是运用我们的想象力来影响自己的处事态度、行为,或者生理上的反应。
专家建议:
孕妈可以经常利用恰当的想象为自己创造一个视觉上的画面。比如,你可以想象自己身处在一个安静森林的木屋中,听着小溪淙淙的流水声;或者,你还可以想象自己的宝贝,想象TA的样子,还有TA的味道,摸着TA皮肤的感觉,TA的声音——然后,在这种想象中对你的宝贝说说话,在沟通中放松下来。
8方法:SPA按摩
希望为自己做一些特别的事情?那么,不妨去做一次SPA按摩。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孕妈来说按摩是安全的。
迈阿密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相比那些只做简单呼吸练习的孕妈来说,在怀孕期接受有规律按摩的孕妈分娩的时间更短,更少依赖药物,产后抑郁的可能性也减少了。
专家建议:
一定要确认给你做按摩的按摩师有专业资质,这些专业按摩师知道什么对你和你的宝贝是安全的,但是非专业按摩师就不一定了。
9方法:度一次假
孕中期是最安全的时期,可以适度地安排旅行。不妨趁着“小尾巴”还没出生,和老公最后享受一次二人世界。是不是早就向往美丽的海滨城市?那就去吧!相信小宝贝也会记下这次愉快的肚中旅行呢。这些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快乐与满足。
10方法:为自己开发新的可能性
怀孕时期是一个难得的时期,你可以去探索和发现自己究竟喜欢做什么。可以利用这段时间选修一门你一直想学却没有机会上的课;可以为你未来的公司好好做一份商业计划;可以学一门新语言—珍惜这段属于你自己的时光,生活即将发生大变化,你得知道这一点!
(实习编辑:李轩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