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项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高档婴儿配方奶粉的市场销售规模已达到50亿元左右,洋奶粉占据9成以上份额。仅美赞臣、雅培等四大洋品牌就占有60%的市场份额。从2008年到2010年,洋品牌的奶粉每年至少提价一次,最高涨价幅度累计62%,年平均涨幅达15.5%。今年以来,自雀巢率先领涨5%~10%之后,美赞臣在春节前后提价8%。目前,雀巢已宣布从8月1日开始部分奶粉、液态奶上调价格,平均增幅近5%,这已经是今年以来洋奶粉第三次大规模涨价。
洋奶粉耀武扬威的同时,是国产奶粉的节节败退。
2008年前后本来有望成为国产奶粉与洋奶粉抢占市场份额的“分水岭”——当时的圣元已经占到市场份额的10%,洋奶粉败象初现。但三聚氰胺事件让形势急转直下,国人对国产奶粉的信任降至冰点。
洋奶粉立即看准时机猱身而上,积极抢占中国这个最大的奶粉消费市场。目前,国际排名前20位的乳企已经无一例外地全部进入中国。在这个过程中,它们也完成了奶粉高端市场的布局。以雅培为例,其二段900克的罐装婴儿奶粉,已经由6月初的202元,上涨到8月份的221元,涨幅在10%左右。
洋奶粉行情看涨,但消费者却不得不买账。在国产奶粉恐慌性情绪感染下,国人陷入了对洋奶粉的集体迷信。
在京城一个大型超市里,国产奶粉柜台前门可罗雀。“这几年国产奶粉接连出事,让公众对国产品牌失去信任。孩子现在是国产奶粉不敢喝,只能喝进口的。”一名抢购洋奶粉的妈妈说。而销售人员则表示,圣元奶粉“早熟门”事件一出,进口奶粉更是借机大张旗鼓地做起了促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