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心电图机应用于临床已有近100年的历史,早在1903年,Einthoven采用弦线式电流计记录出人体的心脏电流图,形成了心电图的雏形,从而开创了心电图学的历史。随后心电图的描记技术经过不断发展与改进,为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心电图作为心脏病诊断的一种重要手段提供了方便。在我国已普及到最基层的医疗单位。
二、特点
由于心电图具有定量、准确、简便、快捷、可靠及经济等优点,故在心脏病检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三、在临床上的应用
心电图应用特殊技术能记录到其它检查无法获得的心脏电活动信息,其多种用途包括:
1、可显示心脏电生理、解剖、代谢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并提供各种心脏病确诊和治疗的基本信息。
2、判断心律失常类型。
3、具有心肌梗塞可能的先兆症状如胸痛、头晕、或昏厥的病人的首选检查。
4、诊断心绞痛。当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会发生变化。
5、部分病人心房心室肥厚可在心电图上表现出来。
6、对心肌疾患心包炎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7、帮助了解某些药物和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对心肌的影响。
8、危重病人的心电监测。
鉴于以上情况,心电图检查设备已成为各级医疗机构的基本配置。
四、常见的记录技术:
1、热笔直记式:输出信号--发热描笔--心电图波形。八十年代末发展到顶峰,进入九十年代,描笔式记录技术的发展趋于停滞,它的许多固有缺陷使其在先进心电图机中的应用日益受到冷落,近几年更面临被淘汰的窘境。
它的固有缺陷有:F6TYP
① 难以多导化。心电图诊断理论正迅速发展到多导同时记录和判读,采用描笔式记录必须每导配备一套记录机构,其庞大、沉重、昂贵不言而喻。
② 误差大。首先是理论误差,位置反馈式记录技术采用"直线补偿"方法,具有2%的理论误差;其次是频率响应差,由于描笔的重量存在,描笔式记录技术的频率响应仅能达到75Hz左右,而人体心电图的频率范围可达100Hz,因此记录的保真度不够理想,特别是QRS波上的一些高频切迹和纽节往往无法记录下来;
③ 引入伪差。阻尼--当带动描笔的转动部分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发生偏转,其转动力矩和反作用力矩相当时,描笔将在某一偏转的相应位置发生左右摆动(振荡)。阻尼的设计就是为了克服这种现象。当阻尼合适时,引入伪差较少,阻尼过大或过小都将引入较大伪差,特别影响高频成分丰富的QRS波群。而实际使用中调节不当、笔压、笔温、记录纸等内部因素和气温、湿度、灰尘、倾斜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对阻尼都有影响,即使定期调整都很难使阻尼一直保持在最佳状态。
④ 故障率高。描记部分(不含走纸驱动)的轴承就有5个之多,高热描笔在热敏记录纸上高速来回运动,与记录纸作剧烈摩擦,这些运动部件不仅寿命不长,故障率也较高。
⑤ 不便与微电脑接口。先进心电图机内部都应用了高性能的微电脑进行心电信号处理,除了记录心电波形,还需记录很多文字信息,描笔式记录技术根本无法达到这一要求,因此不便于以后产品的升级。
⑥ 其他。其他还有时间漂移、安装复杂、功耗大、笨重、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
2、热阵记录式:热阵记录技术的关键在于其核心元件--热阵元记录头。热阵元记录头是利用先进的元件集成技术,在陶瓷基体上高密度集成了大量发热元件(8点/毫米)及其控制电路所制成的一种高科技部件。目前所有新推出的机器几乎全部是热阵记录式记录。
五、数字式:数字式心电图机的信号放大、隔离、导联控制等部分与描笔式心电图机原理上基本相同,其最大的区别在于信号处理和记录部分。它采用了信号数字化和先进的热阵记录技术,彻底解决了热笔直记式心电图机所遇到的这些问题,而且增加了网络参与功能。
六、浮地技术、BF级安全标准、CF级安全标准
[国家医用电器设备安全要求]确定
F型隔离(浮动)应用部分:同设备其它各部分相隔离的应用部分,应达到以1.1倍最高额定电压加在该应用部分和地之间,仍不会超过单一故障状态的容许患者漏电流值的隔离程度
BF型设备为有一个F型隔离(浮动)应用部分的B型设备;
CF型设备为有一个F型隔离(浮动)应用部分,对电击有高度防护,并特别限制了漏电流值的Ⅰ类、Ⅱ类或带内部电源的设备。CF型设备主要直接用于心脏。
专门设计用于直接与心脏进行导电连接的设备或设备部件,必须属CF型。
七、多道:多道心电图是指同时记录多个通道的心电图。记录时捕捉到某些异常心电图后,通过分析对照同一时刻多个导联的波形,可以更准确地作出判断,提高了诊断准确率。多道心电图机可同时记录多个通道的心电图,热阵式记录更无须任何调节,记录精度高,操作时间缩短了一半以上,而且自动功能一般较为完善,可大大减少医师站立时间,减轻体力负担,使医师能真正花费主要精力在心电图判读上,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多道心电图机无须定期调节阻尼、笔温、笔压等笔式心电图机所必需的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