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心电图特点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由于心脏内冠状动脉硬化管腔狭窄造成心肌缺血或坏死而引起的疾病。心电图对其诊断有重大意义。
(1)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由于冠状动脉硬化而引起的心肌缺血,其心电图特点如下。
T波:T波高度降低(称低平),进一步则T波方向向下(称倒置)。
ST段:下降大于0.05毫伏与R波的夹角等于或大于90度。有时在心前区疼痛发作时ST段抬高大于0.1毫伏,称变异性心绞痛。
(2)急性心肌梗塞
由于冠状动脉管腔突然阻塞而造成心肌坏死,其心电图特点如下:
急性心肌梗塞的心电图有三种改变:
缺血型改变:T波倒置。
损伤性改变:ST段抬高与直立的T波形成单方向的曲线。
坏死改变:出现大的Q波,即Q波深度大于1/4R,宽度大于0.04秒,也称病理性Q波。急性心肌梗塞的心电图诊断:主要根据出现损伤型改变与坏死型改变。单有坏死型改变为陈旧性心肌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