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合作研制的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于日前在北京和日本香川县成功进行了远程动物实验,从而为该机器人系统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据介绍,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项目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海军总医院和日本国立香川大学合作研制,是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和日本国文部科学省重点科研项目,研发投入已近2000万元人民币。
该项目采用主从式机器人机构,由医生通过计算机三维血管导航系统在主端进行控制,从端机器人根据收到的指令对病人进行血管介入手术。设计团队将微小力传感器安装在导管末端,从而可在手术中实时获取导管与血管间的碰撞信息,精度达到0.8毫米,可有效降低手术风险。“与医生徒手操作不同,机器人辅助操作系统可使医生避免暴露于X线下,同时通过提高手术效率,可减少病人暴露于射线下的时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王田苗教授介绍说。
海军总医院神经外科田增民教授表示,乐观地估计,该系统有望于一年内应用于粗大通径血管的手术治疗,但对于直径更小的二级血管甚至微血管,其实现临床应用还需要长期的过程。
日本国立香川大学机电工程系郭书祥教授则认为,此次动物实验实现了远程操作,即通过位于北京的计算机主端控制日本香川大学的机器人从端,通过香川大学的主端控制北京的从端。这种远程控制操作将有助于异地医疗人员的交流和培训。